近年来,芜湖市繁昌区在法治轨道上,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特色举措,破解治理难题,优化服务供给,书写了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范本。
创新监管模式,执法更精准、更温暖。面对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的企业痛点,繁昌区率先破题,推出“综合查一次”改革,配套建成“检查码”系统,让执法检查有迹可循、透明规范。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书同达”机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变“一罚了之”为“罚帮结合”。同时,对首次轻微违规行为依法适用轻微违法免罚清单,五年来累计办理免罚案件上百件,让执法在彰显力度的同时,不失温度。
创新服务机制,政务更便捷、更贴心。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繁昌区倾力打造“上门办公会”。区委或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周带队,直奔企业现场,“零距离”收集诉求、“面对面”解决问题。五年来,已连续举办超百场,累计解决企业诉求超800项,办结率超过93%,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在便民服务方面,繁昌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通办”改革。打破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群众可在区内任一村(社区)就近办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依托皖事通APP开展“一件事”高效办理,2025年线上办件数量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创新推出 “惠企政策一本通” 等主题服务产品,推动政策兑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确保红利精准直达。
创新治理路径,社会更和谐、更有序。在基层矛盾化解中,繁昌区着力打造“繁事好商量”议事协商品牌,建成178个民主议事协商点,推广龙亭社区“小亭议事”经验,形成“议题收集—筛选研判—协商议事—办理落实—反馈评估”五步工作法。以此为基础,织密“区-镇-村-组”四级 微网格,发挥网格员“五大员”作用,将矛盾排查触角延伸至最末梢,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此外,繁昌区在全市率先设立“检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专项化解检察环节的民事纠纷,形成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成立的“繁昌区人民调解先锋队”,聚焦重大疑难纠纷,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尖兵”力量。
创新数字赋能,治理更智慧、更高效。繁昌区深谙“数字驱动治理”之道,高标准建成“智慧繁昌运行中心”,该中心汇聚多方数据,打破了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为精准决策和高效监管提供了强大支撑。特别是推动视联网、雪亮工程等系统全覆盖联网应用,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防控”的转变。
在服务端,打造“繁事好办”小程序,将政务服务与本地生活需求深度融合,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场景化的在线服务入口。
从监管到服务,从执法到治理,繁昌区用一个个务实创新的“微改革”,汇聚成法治政府建设的“大突破”。这片土地上的法治实践,正以其鲜明的创新底色,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构筑起最坚实的保障。(强晓鸥)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