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蚌埠市召开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左涛就全市信用体系建设进展、成效及下一步规划进行权威发布,回应媒体与社会关切。

左涛在发布中指出,2025年蚌埠市聚焦制度建设、基础支撑、信用监管、便民惠企四大核心任务,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信用蚌埠”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相关工作获社会广泛认可。
制度体系持续完善是信用建设的根本保障。今年以来,蚌埠市编制印发《蚌埠市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任务清单与部门责任,同时指导市场监管、应急、住建等重点领域部门出台专项政策,构建起覆盖全面、衔接有序的信用法规制度体系。
信用平台作为核心支撑,功能升级与信息归集成效显著。该市不仅优化提升市信用平台功能,更按国家及省要求完成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推动地方信用融资平台优化整合与统一管理,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截至目前,市信用平台已覆盖全市近40万户市场主体、64个部门,累计归集信用信息数据达6.7亿条,实现信息归集、查询、共享、异议、修复等“一站式”服务。
蚌埠市已建立起公共信用评价、行业信用评价与市场化第三方信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全面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推动在多领域深度应用。目前,全市近40家市级政府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工作,覆盖行业领域超100个。基于评价结果的分级分类监管与联合奖惩机制同步发力。财政、生态、市场等部门依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合理调整抽查比例与频次;在公共服务、评优评先、财政奖补等工作中,严格落实信用信息“逢报必查”“逢办必查”制度。同时,多部门协同开展高频及严重失信企业治理,引导企业通过信用修复退出治理名单,实现“控增量、去存量”目标。针对政府机构与国有企业,持续推进政务履约践诺专项行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确保政务失信案件“动态清零”。
信用建设的落脚点在于服务民生与赋能企业发展。在信用承诺方面,全市4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容缺承诺审批”,城管、住建等17个部门的120余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市信用平台上线的信用承诺系统已累计归集承诺践诺信息近260万条。下一步,蚌埠市将推进信用建设数字化、制度化发展,推动“信用蚌埠”建设行稳致远。(吕宏伟)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