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轩轩每天放学出来,脸上都挂着笑,和同学处得可好了!”面对上门回访的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莲花派出所民警,合肥市民王女士语气里满是欣慰。谁能想到,一个月前,她的儿子轩轩还因为屡次和同学起冲突,到了可能要调班的地步。
事情要从10月20日说起。那天,四年级的轩轩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矛盾,情急之下竟用铅笔戳伤了对方的脚背。对方家长又急又气,当即拨通了报警电话。
莲花派出所地处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辖区拥有大中专院校5所、中小学7所。孩子们年纪小,难免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可家长们护子心切,往往会让小纠纷升级,不仅家长之间闹得不可开交,有时还会和老师产生分歧。学校作为管理方,调解时总显得说服力不足,最后常常是小问题闹成大矛盾。
涉校警情哪能只就事论事?得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形成闭环治理。为此,今年3月,莲花派出所整合社区、妇联、社发局、医院、律所等多方力量,创新成立“蓝莲工作站”,集涉校警情处置、防欺凌干预、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关爱帮扶等功能于一体,为未成年人提供一站式安全服务。
“比起单纯解决这次的纠纷,让轩轩真正重新融入集体,才是最要紧的事。”有着多年未成年警情处置经验的,莲花派出所女警爱心服务队民警钱莉心里清楚,孩子行为上出问题,根源往往藏在家庭里。
10月23日,钱莉和社区、学校工作人员组织双方家长面对面调解,从孩子成长规律到家庭教育方式,耐心疏导沟通。原本强烈要求“严肃处理轩轩”的对方家长,逐渐转变态度,同意共同帮助孩子回归集体。次日,钱莉走进校园,与班主任共同策划了一场特殊的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写下与轩轩相处的温暖回忆,这些真诚的分享,慢慢融化了彼此心里的小隔阂。
这边帮着修复同学关系,那边工作站也没忘了给轩轩家“搭把手”。在心理学专家持续的家庭指导下,轩轩的爸爸学会了和孩子平等沟通,妈妈也减少了娱乐时间,多了些陪伴孩子的时光,一度紧张的家庭氛围,渐渐变得缓和又温馨。
轩轩的故事,只是“蓝莲工作站”守护未成年人的一个小小缩影。为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预防杜绝校园欺凌,莲花派出所开通了24小时反欺凌热线,还组建了校园反欺凌行动队,建起了警校家社联动机制,一步步搭起从“预防—干预—帮扶”的全流程保护网。
“孩子们,什么是校园欺凌呢?”“遇到欺凌时该怎么保护自己?”11月3日,反欺凌行动队走进辖区一六八玫瑰园东校开展防欺凌宣讲,原本严肃的法治教育,被改成了沉浸式的“实景课堂”,孩子们在互动问答、情景模拟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本领。
除此之外,派出所全面梳理未成年警情数据,动态更新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库,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警校家”高效联动。一旦发现学生存在辍学倾向或行为偏差,民警、校方与家庭可第一时间协同介入。
11月,家明(化名)因琐事多次与母亲发生争执并报警。民警处理完警情后,立即将情况反馈给“蓝莲工作站”。“爸爸妈妈忙碌一天也非常辛苦,就像完成一天的学习一样,他们也需要你的理解和鼓励。”在钱莉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下,家明承诺不再因小事与父母发脾气。
据悉,今年以来,通过多方联动,派出所已帮助8名学生重返校园、促成28名孩子与父母修复亲子关系。
“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生命里的光”,这不仅是“蓝莲工作站”的初心,更是基层公安机关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的生动实践。从只处理单一警情,到多方协同治理;从解决表面问题,到直击根源矛盾,莲花派出所用专业和温情,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澄澈的蓝天。
(记者 李斐 通讯员 费勤勤)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