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淮南立法护航质量强市
来源:通讯员 赵多普 记者 徐洪勇 阅读量:10000 2025-11-25 16:36:21

记者11月19日了解到,《淮南市产品质量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淮南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为淮南破解同质化竞争、深化质量强市战略提供制度支撑,筑牢高质量发展 “质量根基”。

《条例》以品牌与标准双轮驱动构筑质量竞争新优势。此前,淮南已出台10余项政策,在标准与品牌建设上成果丰硕:主导及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6家企业获评全国首届标准创新型企业,887家企业获943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培育驰名商标等品牌23个,注册“淮南牛肉汤”集体商标;制造业、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较2024年分别提升5、4个位次。《条例》进一步明确路径,支持参与各级标准制定,加强品牌保护,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凝聚“反内卷”共识。

在责任与权利引领上,《条例》激活质量提升原动力。全市1000余家规上企业实现首席质量官100%聘任,400余家企业配备标准总监,杜绝恶性竞争。政策激励方面,累计评选市长质量奖29家次等各类优质企业40家,“皖质贷”惠及45家企业、放贷3.62亿元,7个重点产业开展质量强链行动,覆盖多类主体,创数十亿元效益。

监管与服务双向赋能优化质量发展生态。2025年以来,淮南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立案72件,监测网络交易信息4.37万条次,办涉网案件170件,打击恶性竞争。服务上,建成3个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等质量基础设施,设 12 个“一站式”服务站,为200余家企业解决300余个技术难题。

《条例》秉持 “质量第一” 原则,构建多元质量工作格局,将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质量强市战略走深走实开辟新路径。(通讯员 赵多普 记者 徐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