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张青川 通讯员 陈五志)“以前晚上都不敢多喝水,就怕起来上厕所麻烦。现在好了,这小灯一抬脚就亮,脚下看得清清楚楚,心里又暖又踏实!”近日,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柳湖社区薛家巷独居老人蒋昭廷望着刚安装好的人体感应小夜灯,脚步靠近时,柔和的灯光便应声亮起,照亮了脚下的路,老人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
今年以来,柳湖社区聚焦独居、高龄老人夜间出行安全痛点,考虑到老年群体夜间视力下降、行动不便,起夜摸黑易发生摔跤意外,特意采购一批人体感应小夜灯,组织工作人员与党员志愿者分组入户,为辖区10余户独居、高龄老人免费安装。这一盏盏“伴夜明灯”,不仅照亮了老人夜间行走的道路,更似无声伙伴时刻陪伴左右,织密了老年群体的安全守护网。
在苗德真老人家中,党员志愿者先仔细查看居住环境,重点摸清卧室到卫生间、厨房的行走路线,结合老人起夜频率、活动习惯,精准确定小夜灯安装位置。“阿姨,咱们把灯装在卧室门口和卫生间过道,您晚上起来不用弯腰按开关,走过来灯就自动亮,这光线柔和不刺眼,既不影响您休息,也不打扰邻居,夜里走路有它陪着,安全又放心。”安装前,党员志愿者耿俊玲耐心向老人介绍小夜灯的“陪伴式”功能。
随后,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小夜灯固定在墙面合适高度,通电测试后反复调整角度,确保灯光能精准覆盖老人夜间行走的每一段关键路段,让灯光如“伙伴随行”般时刻护佑。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演示小夜灯的感应范围,细致叮嘱:“灯亮后会持续几分钟,要是您还在活动,它就一直亮着,不用反复走动触发,夜里起来不管是喝水还是上厕所,它都能陪着您照亮路。”
“以前晚上起夜总怕摔跤,黑灯瞎火的,摸黑找开关还会碰到东西,心里慌得很。现在有了这盏小夜灯,走到哪亮到哪,就像有人陪着我一样,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家住四眼井街的丁社会老人感慨道,夜间出行曾是他长久以来的烦心事。看着工作人员蹲在地上仔细固定小夜灯,反复调试确保灯光贴合需求,老人激动地说:“你们想得太周到了,这不是普通的灯,是夜里陪着我们、照在心上的‘安心灯’‘伴路灯’!”
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精准安装小夜灯,还同步排查老人家中的电路安全隐患,叮嘱老人冬季用电注意事项,以细致服务让“陪伴感”更足。据了解,此次柳湖社区共为辖区10余户老年家庭完成人体感应小夜灯安装。
“老年人夜间视力下降,起夜摔跤风险较高,小夜灯虽小,却能像伙伴一样时刻陪伴,切实解决老人夜间出行的实际难题。”柳湖社区党委书记王甜甜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持续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推出更多精细化、有温度的便民服务,让独居、高龄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贴心陪伴,让幸福晚年更有安全感、归属感。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