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帮了大忙,不然我欠的贷款还不上,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了……”11月4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申请执行人常某来到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将三面锦旗送到执行干警的手上,对法院高效执行工作表达感谢。就在前不久,常某的母亲还在法院每周的接待日上,满脸愁容、声音哽咽地哭诉自己女儿的遭遇。
昔日好友对簿公堂
2024年,常某与邓某通过网络结识后,两人相谈甚欢,成为了朋友。之后,邓某多次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常某借钱。常某仗义相助,甚至不惜通过网络平台贷款、车辆抵押等方式筹措资金,累计借出18.5万余元。然而,常某无条件的信任换来的却是邓某的不守信用。眼看约定的还款日期早已过去,邓某却迟迟没有还钱的意思,常某无奈之下诉至田家庵区法院。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邓某自愿于2025年6月至2027年11月期间,每月偿还6000余元。
调解书生效后,邓某依旧推诿拖延,干脆玩起了“人间蒸发”。8月15日,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却一开始就陷入僵局:查控系统显示,邓某及其配偶名下均无可供执行财产。8月21日,执行法官双管齐下,一边联系邓某,严肃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一边向常某如实反馈执行进展,安抚其焦虑情绪。
千里奔赴天山脚下
“邓某曾在合肥、新疆、香港工作过,现在可能还在外地。”案件一筹莫展之际,常某无意中提供的一条关键线索,瞬间点燃了执行干警的希望。
执行干警闻讯而动,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对邓某采取限制出入境措施。公安机关通过核查,发现邓某未办理护照及港澳通行证,这让执行干警松了口气。与此同时,执行干警驱车赶往合肥,联动当地公安机关开展排查,仍未寻得邓某踪迹。彼时,常某恰好发现邓某的社交平台定位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执行团队迅速调整方向、拓宽思路,制定攻坚方案:一是通过执行指挥中心报请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协助执行;二是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市,进行实地摸排。
案件报备函、协助执行函等材料送达至上级法院后,11月3日,两名执行干警收拾行囊,毅然奔赴3500公里外的天山脚下。
一路颠簸跋涉,11月4日,执行干警顺利抵达乌鲁木齐,第一时间与沙依巴克区法院执行局对接。在兄弟法院的大力配合下,干警们马不停蹄地前往邓某租住地、工作单位、属地派出所及社区开展全方位调查搜寻,最终锁定其居住处。然而在邓某租住的房屋内,与其同住的男子却否认认识邓某,拒绝配合调查,现场气氛一度僵持。
快递盒藏“隐身”破绽
本以为又扑了个空,准备前往下一处搜查地时,其中一名常年奋斗在执行一线的干警瞥了一眼门外的鞋柜——一个快递盒瞬间引起了他的注意。拿起一看,签收人正是邓某。执行干警与沙依巴克法院执行局干警快速研判后,再次敲开房门。
干警们有理有据,释法明理,最终进入房间。在一间小卧室的拐角处,发现藏匿的邓某。被发现瞬间,邓某情绪彻底崩溃,言辞激烈。执行干警耐心安抚好邓某激动的情绪后,严肃批评其逃避执行的行为。
考虑到现场情况复杂,执行干警果断将邓某带往沙依巴克法院谈话室,与申请执行人常某进行商谈。因双方就还款方案分歧较大,田家庵区法院执行干警及时向远在千里之外的院领导汇报后,决定实施异地送拘,在沙依巴克法院执行干警的协助下,当晚九时许顺利完成送拘。
在执行高压的震慑下,邓某连夜筹款5万元转至法院账户,与常某人达成和解,约定尾款分期履行,常某同意放弃此次司法拘留措施,双方当事人均对执行工作表示满意与理解。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执行干警便前往拘留所办理提前解除拘留手续。稍作休整后,他们又收拾好行囊,继续奔赴下一个执行现场。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