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听庭评议“把脉问诊开方” 舒城检察以评促效提素能
来源: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薛玲 程亚婷 阅读量:10000 2025-11-21 17:27:49

本报讯(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薛玲 程亚婷)每一个案件都是一面镜子,每一次评议都是一次思维的交锋。连日来,舒城县人民检察院创新开展多场次听庭评议活动,通过“庭审实战+专业评议+外部监督”的三维模式,为公诉工作精准“把脉问诊开方”,有效淬炼检察队伍专业素能,推动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听庭评议是一场被“专家”审视的现场直播,一处文书的不规范、一处争议焦点把控的不精准,都将被无限放大。为深入贯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工作要求,落实最高检“出庭公诉能力提升年”部署要求,舒城县检察院在谋划听庭评议工作办法初期,便陆续起草《舒城县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制作指引》,进一步规范了起诉书文书制作和内容表达。同时,多次组织公诉人集中学习《公诉人出庭行为规范(试行)》等文件,提升庭审表达水平、提高对庭审违法行为的发现和纠正能力,目前,已制发《纠正审理违法意见书》10份。

庭审是“考场”,评议即是“阅卷”。10月27日,该院组织干警观摩评议了一起危险驾驶案件,庭审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评议会,采取“现场点评+集中研讨”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评议:院领导、检委会委员结合办案经验,直指庭审中存在的证据出示逻辑不清晰、辩论焦点不突出等问题;业务骨干分享庭审技巧,交流应对复杂局面的实战经验;青年干警结合自身感悟,谈收获、找差距。同时,评议活动还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代表等全程参与听庭评议,从不同视角提出改进意见,拓宽监督维度,倒逼办案质量提升。

省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副主任崔家超在参与评议后表示,此次听庭评议活动是落实全国检察机关出庭评议部署的“安徽实践”,庭审是检验公诉能力的“试金石”,评议是锻造检察铁军的“磨刀石”。“每一次听庭评议都是一次实战练兵,既让我们在观摩中学习优秀经验,也在评议中看清自身短板。”青年干警程亚婷也感触颇深,她认为,听庭评议既是“把脉问诊”的监督之举,更是“互学互鉴”的成长之梯。

截至目前,该院已举办5场听庭评议活动,多聚焦于群众关注度高、法律适用复杂的刑事案件,涵盖职务犯罪、故意杀人、危险驾驶等多个类型。“在选取评议样本时,我们就本着既让庭审练兵紧贴民生需求,又以专业评议回应社会关切的初心,努力实现司法质效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综合业务部主任谢蕾介绍。

此外,该院还从出庭质量评议标准、多层次评议体系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提升公诉人能力科学体系。设置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庭审礼仪、办案综合效果等5大类37项具体指标,实现能力评估从“凭感觉”到“有标准”的转变,并形成了“出庭人自评+评议组互评+领导点评”的多层次评议机制。

听庭评议不止步,履职提质不停歇。下一步,舒城县检察院将持续完善听庭评议常态化机制、创新评议形式,以过硬业务能力和优质检察产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