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犯罪侦查大队办公室,温暖的阳光照在电脑前张翀年轻而英俊的脸庞。此刻的他正盯着视频画面研判案情,眉宇间满是坚定与执着。这位刚满三十岁的青年刑警,骨子里浸透着坚守事业的信念,内心跃动着守护平安的初心。从警短短5年,他以出色表现荣获个人嘉奖两次、分别被评为“严格执法之星”和“优秀共产党员”。
宝刀锋从磨砺出 志在远方路自成
张翀出生于警察世家,三代从警。从小受到家庭熏陶的他一心向往警察队伍。高考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公安学校并如愿以偿。2020年10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走进镜湖分局犯罪侦查大队成为一名技术刑警。
书本知识虽然是基础,但与现实却有着差距。作为一名侦查战线的“新手”,张翀跟着师父虚心学习,认真请教,也记住了师父的话:“干好刑事技术工作不容易,要胆大、心细、弯下腰……”
从警不到两个月,辖区发生一起命案。接警后,张翀跟着师父直奔现场。
一名男子倒在地上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周围没有明显致伤物。经医务人员和法医勘验,死者是被电击致死,并非他杀。但现场却没有发现电击点。
找不到电极点,就无法结案。首次遇到难题,张翀挠了挠头,但不服输的劲头很快占了上风:把首战当成考验,一定要查明真相,历练自己。于是,他跟着师父先后四次到现场勘查、走访,仔细寻找突破口。
“师父,您看这里。”忽然,张翀在天花板上发现了电击点。正是这个电击点为结案画上了圆满句号。
“小伙不错,加油!”师父表扬并鼓励着张翀。张翀攥紧拳头,脸上现出坚定的表情。
不知不觉从警已5年,加班加点、勘查现场、研判分析、抓捕案犯……每一场战斗,对张翀来说都是历练。虽然有辛苦、有劳累,但收获满满。
勇挑重担破大案 主动担当解难题
2023年3月,张翀从一名技术刑警向侦查刑警转变。为提升自己业务能力,他不仅积极参与办案,而且到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学习、参加全省刑事科学技术技能比武大赛。很快,从一名办案“新人”很快成长为“老手”。他勇挑重担,主动担当,屡破大案。
2023年11月,镜湖分局针对一起“缅北回流”案件成立了专案组。此案跨度大、情况复杂、涉案人员多且十分狡猾。面对一场硬仗,参战的张翀下决心和战友们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办理案件中,张翀承担研判扩线攻坚工作。他放弃休假,不分昼夜地分析梳理,眼睛熬出了血丝,人也瘦了一圈。但他毫不退缩,始终坚守岗位,在嫌疑人海量的涉案要素中抽丝剥茧、梳理研判。
功夫不负有心人。智慧的张翀从一名犯罪嫌疑人的支付记录中获取到重要信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的资金特征。这一证据为专案研判进度停滞不前的瓶颈期打破壁垒。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个境外诈骗窝点的人员组织架构趋于完整。然而,120多名犯罪嫌疑人、近千条边境出入境活动轨迹、上亿个资金流水数据……这些庞大的信息需要整理与分析研判。压力面前,张翀和战友昼夜奋战,创新思维,建立了境外涉诈人员的关系分析模型辅助研判,为公安部发起的集中抓捕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翀祝贺你!”面对表彰的那一刻,张翀深刻理解了一名刑警的职责和担当,更为自己今后的刑警之路有了新的期待——不负韶华!再破大案!
雷霆出击追嫌犯 昼夜兼程保平安
盗窃案件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刑警,张翀秉持“主动出击、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针对盗窃犯罪“作案快、逃窜快”的特点,以雷霆之势打击盗窃犯罪,用最快速度为群众挽损。
2025年10月8日凌晨3时许,辖区内接发多起拉车门盗窃案,一时间人心惶惶。
案发后,镜湖分局领导指令打侵财案件队尽快破案。张翀接到任务,迅速投入到案件侦破中。
时间就是战机!对于盗窃案件而言,早一分钟锁定线索,就多一分抓获嫌疑人、追回赃物的可能。此时的张翀办案经验已十分成熟,他带领团队制定侦查方案,昼夜作战,研判嫌疑人的作案时间、作案手法和逃跑路线,很快锁定5名嫌疑人,并发现嫌疑人已逃往宿州。
战机稍纵即逝!张翀带领同事踏上追捕征程。经过8小时连续奋战,最终在宿州将5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当场缴获被盗的数千元现金和未来得及销赃的手机、手表等赃物。嫌疑人到案后,张翀不顾疲劳,立即对嫌疑人进行突审。5名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从数据研判到案件侦查,他完成了华丽转型;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他彰显了责任担当。未来的从警之路,张翀始终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勇挑重担”的责任感,在案件侦查一线勇毅前行。(张红 叶芸)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