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斐 通讯员 钱强国 周磊)10月16日,随着7403元物业费到账,一桩历经多年的物业纠纷圆满画上句号。2018年,林某购买一套住宅,2019年接到交房通知后,他并未办理交房手续。此后多年,他因物业费与物业公司发生纠纷。前不久,物业公司拿着1.05万元物业费和违约金欠款凭据,到全椒县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面对调解,林某起初认为房屋没办手续、未装修、没有入住,也没有享受服务,便不同意交纳物业费。调解员根据相关规定,提醒其应按时足额交纳物业费。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林某交纳物业费5923元,物业公司免除其违约金。这起物业纠纷的成功调解,正是全椒县“儒林所愿”调解品牌理念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全椒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乡,深厚的儒林文化为基层治理注入了独特基因。2017年,全椒县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矛盾调解中心,通过对县域碎片化调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并在当地将儒林文化融入调解工作,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
据悉,该县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将《儒林外史》中蕴藏的“礼法相济”“以文化人”治理智慧和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传统美德,与调解工作“无讼”“情理”“和谐”“诚信”等理念融合,打造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儒林所愿”调解品牌,让“儒林雅韵”与“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实现完美共振。
在队伍建设方面,该县一方面推进调解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聘请退休法官、律师、医生等13名行业专家担任县级专职人民调解员,将医疗纠纷、物业纠纷等10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整合至中心。另一方面,构建县、镇、村(居)、村民小组四级调解组织网络,全县人民调解员达2500多人。
为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在更宽领域、更深层面有效衔接,全椒县通过完善访调、诉调、警调、镇调等“1+4+N”工作机制,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派驻式”“在线式”诉调对接平台模式解决纠纷。目前,已对1400余件重大疑难纠纷进行司法确认,真正让当事人吃上“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精心创作以《儒林外史》为原型的IP人物“儒小法”,扩大“儒林所愿”知晓度。通过将“儒小法”与“儒林所愿”调解品牌相融合,陆续推出“儒小法与婚姻家庭纠纷”“儒小法与劳动纠纷”等系列MG动画。
据统计,近年来,全椒县矛盾调解中心年均调解案件1000件以上,成功率98%以上,有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依托矛盾调解中心的首创经验,全椒县矛盾调解中心被司法部授予“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该县在全省“双提升”工作中常年稳居第一方阵,连续16年获全省平安县称号。前不久,全省50个基层治理典型案例中,全椒县“儒林所愿”工作法也成功入选。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