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奥萍)11月1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省药监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等17个部门共同制定《安徽省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创新药械专利布局,提升专利质量与转化效益。

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王琛介绍,《若干措施》明确支持相关企业及研发机构在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开通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强化药品医疗器械知识产权保护,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持续服务医疗器械、现代中医药等重点领域。
省市场监管局将如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鼓励新药研发保驾护航?王琛介绍,该局将加快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实快速预审和优先审查机制,支持创新成果快速获权;同时,引导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药品标准研究工作,支持我省龙头企业牵头制定医疗器械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亳州市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建设。
在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方面,将依托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与维权援助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预警、策略指导及信息服务。目前,全省已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4个、工作站7个,共建有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143个,切实提升纠纷化解效率。此外,鼓励医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融资,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予以贴息支持。引导企业实施专利导航,为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与海外布局提供信息支撑;联合省医保局印发《关于加强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通知》,对集中带量采购中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实施撤网处理。近两年已累计下架6款侵权药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