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马鞍山雨山区构建多元解纷“前沿阵地”
来源:姚浩 唐盈盈 阅读量:10000 2025-11-13 09:24:35

“没想到不打官司,问题也能解决得这么顺当!”日前,在马鞍山市雨山区综治中心调解室,拿到婚介服务退款的钱某连连称赞。此前,他因婚介服务纠纷一度准备诉至法院,如今在驻点调解员的帮助下,仅用很短时间便化解了矛盾。

这正是雨山区人民法院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该院选派精干力量入驻,构建“先行调解—司法确认—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将司法服务深度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网络,推动工作理念从“以判止争”向“调解优先、实质解纷”转变。

“三步法”精准疏导,情理交融促成和解

2025年初,钱某与某婚姻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协议并支付6000元费用。服务中心虽超额安排了4名符合条件的相亲对象,但因钱某性格内向,双方未能建立恋爱关系。服务期满后,钱某以合同目的未实现为由要求全额退款。

“我们不仅要讲法理,更要通情理。”调解员张雪源道出了工作心得。在这起案件中,他创新运用“事实厘清—责任分析—利益平衡”三步工作法。他首先厘清了婚介中心已履行提供相亲机会的主要合同义务;接着向钱某分析了婚恋关系的建立有其复杂性,并非单纯的“交易”;最后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寻找利益平衡点。

“调解员的分析很到位,既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也让我们意识到维护商誉的重要性。”服务中心负责人坦言。最终,服务中心自愿退还部分费用,钱某也欣然接受,双方握手言和。

“背对背”沟通拆结,分步施策破局还款

“这笔货款拖了一两年了,没想到通过线上调解,一个星期就解决了!”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在这起涉及168万元货款的买卖合同纠纷中,该公司向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追讨欠款,实际施工人刘某也牵涉其中,形成三方僵局。

调解员采用“背对背”沟通策略,先分别与三方核实证据、了解诉求,再将争议拆解为“还款主体、金额、期限”三大焦点。通过多轮单独沟通,调解员促成建筑公司与刘某达成“共同还款、内部追偿”方案;经精准核账,混凝土公司自愿放弃部分款项;同时充分考虑刘某的资金压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分期还款计划,成功化解了这一可能进入诉讼程序的难题。

“上门办”纾解民忧,量体裁衣定分止争

司法服务更向着弱势群体和特殊情形延伸。面对28万余元的金融借款纠纷,患病且不识字的夏女士一度陷入困境。驻中心调解团队得知后,立即启动上门服务机制。

调解员携带材料来到夏女士家中,逐字逐句为她讲解文书内容,并协助她办理委托手续。在充分了解她仅靠微薄退休金维持生计并需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后,调解员多次与银行沟通协调,最终促成银行减免部分罚息,并为其量身定制了“缓冲期+可持续月偿”的人性化方案,既保障金融债权实现,又为困境当事人保留生活希望。

“你们上门来帮忙,真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夏女士的儿子难掩激动。

“一站式”汇聚合力,多元共治提质增效

据悉,雨山区人民法院在区综治中心专设“一站式解纷窗口”,派驻5名特邀调解员、4名书记员及1名法官助理常驻办公,为当事人提供从立案、调解到司法确认、速裁审理的一站式服务,确保“矛盾化解只进一扇门,诉讼服务最多跑一次”。

“我们不断创新调解模式,让纠纷化解既高效又温暖。”雨山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喻静介绍,“对适宜调解的案件,在立案后引导至综治中心先行调解;成功调解的案件及时出具调解书或进行司法确认,未达成调解的案件快速转入审判程序,实现纠纷的梯次过滤和高效化解。我们将继续立足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定纷止争,让更多纠纷化解在前端,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坚实的法治动能。”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累计通过先行调解成功结案1100余件,司法确认80余件,大量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前端,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姚浩 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