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古泉镇深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多元联动聚合力、AI赋能提效能、分级回访固成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埂地头、消除在萌芽状态,辖区持续和谐稳定,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多元联动,“流动调解室”聚起民心。针对各类矛盾纠纷,该镇摒弃“坐堂调解”的传统模式,以综治办、司法所为中枢,整合熟悉村情的村干部、具备专业素养的村居调解员、德高望重的乡贤“五老”力量,组建“田埂调解队”,把“调解桌”搬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调解员用“庄稼人听得懂的话”开展调解,坚持法、理、情有机融合,以情感化人、以理服人,稳妥化解村民间的各类矛盾。
AI赋能,“智能助手”提效增速。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纠纷,该镇让AI技术成为化解矛盾的“得力助手”。调解员现场采集纠纷信息后,借助AI系统快速梳理材料、提炼争议焦点,并结合同类纠纷的调解经验,制定个性化调解方案;达成调解协议后,通过AI自动生成符合规范的调解协议书。截至目前,该镇已利用AI智能辅助处理疑难复杂纠纷20多起,调解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分级回访,“闭环管理”防微杜渐。为防止矛盾纠纷“死灰复燃”,该镇建立“调解—登记—回访—销号”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并根据纠纷类型、复杂程度,实行“三级回访”制度:对重点纠纷,由综治办、司法所重点关注,联合村居每月回访1次,连续回访3个月;对一般纠纷,由所在村网格员负责回访,确保矛盾纠纷彻底化解,实现“调解一起、根治一片”的治理效果。
从“流动调解”到指尖上的“智能赋能”,再到常态化的“分级回访”,古泉镇以特色治理举措精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让丰收的喜悦里更添和谐滋味,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持久活力。(王勇 俞善清)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