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秉持“实用、实战、高效”工作要求,通过整合资源、健全联动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打造 “一站式” 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链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专业调解四大资源,构建起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近日,记者分别走进濉溪县、杜集区综治中心,实地感受为民调解的浓厚氛围。

走进濉溪县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内,窗口标识清晰,工作人员正耐心为群众提供咨询、办理服务。大厅一侧的调解室内,一场医患纠纷正在调解中。调解员李宗玉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调解经验,为双方当事人梳理矛盾焦点、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努力促成双方和解。作为首批安徽省一级人民调解员,他已成功化解大量矛盾纠纷,深受当地群众信任。
“医患纠纷专业性强、情绪对立严重、社会关注度高,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信访积案,耐心与专业是调解员的必备素质。” 李宗玉说。
据悉,自规范化建设以来,濉溪县综治中心持续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显著提升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化解能力。中心划分安检引导、服务等候等五大功能区,设有 “一站式” 接待大厅及多个功能室,推行 “集合办公、集成服务、集约管理” 模式——信访、公安、检察、法院等8个部门常驻,住建、卫健等4个重点部门轮驻,其他涉事部门随叫随到。同时,引入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和1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实现来访联接、纠纷联调、突发事件联处的高效运作。通过 “一窗口受理、一单制转办、一揽子调处、一条链闭环” 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该中心已成为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前沿阵地”,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我非常感谢杜集区综治中心,昨天我的理赔款已经到账,没想到你们的调解效率这么高!” 在杜集区综治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记者正巧遇到一名当事人,他将一面印有“为民服务暖人心 排忧解难似亲人”的锦旗送到中心,激动地说道。
据介绍,当事人名叫张全哲。9月7日,他驾驶摩托车搭载妻子行驶时,与一辆机动车发生碰撞,导致妻子受伤、双方车辆不同程度受损。经交警部门认定,张全哲负全责,其妻子与机动车车主无责。依据相关规定,张全哲的妻子所受损失可由机动车车主向其投保的保险公司申请无责赔付,但机动车车主以自身无责为由拒绝配合。多次协商无果后,张全哲向杜集区综治中心提交了调解申请。
在综治中心,杜集区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工作人员陈静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王胜杰梳理事件后,多次通过电话与机动车车主王某某沟通。经释法明理,机动车车主最终同意协助办理保险理赔,伤者依法获得19800元赔偿。
据悉,今年5月,杜集区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统筹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形成工作合力。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等6个部门及律师常驻,区住建局、区卫健委、区妇联等12个部门轮驻,创新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大调解体系,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记者 赵正溪)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