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高校志愿者为农村老人织密防诈 “安全网”
来源:通讯员 彭晶 记者 徐洪勇 阅读量:10000 2025-11-03 16:52:03

10月28日,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师生组建的 “反诈先锋队”走进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新华村,开展面向农村高龄老人的 “银发守护行动” 。活动以“一对一教学 + 情景模拟 + 案例剖析” 的创新模式,帮助36位老人认清新型诈骗套路,现场解答23个防诈疑问,发放150份宣传材料,用专业与耐心赢得村民一致点赞。

精准把脉需求 定制防诈“良方”

行动启动前一周,志愿者联合学校派驻新华村的驻村工作队成员、村委会干部开展入户摸排,精准锁定农村高龄老人三大防诈痛点:对 “AI 换脸”“虚假投资” 等新型骗术认知空白;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易误触诈骗链接;子女常年在外,遇可疑情况难以及时求助。

针对这些痛点,志愿服务团队创新制作图文并茂的《防诈三字经》宣传单页,将晦涩防诈知识转化为朗朗上口的短句;同时编排方言版反诈快板,用老人熟悉的乡音,让防诈要点听得进、记得住。

沉浸式教学 破解防诈“数字鸿沟”

活动现场精心划分三大功能区,让防诈学习既有料又有趣。

在智能课堂区,志愿者手把手教学,从设置来电拦截、识别钓鱼网站,到重点演示 “国家反诈中心” APP 的预警功能,一步步帮老人筑牢手机 “防火墙”。

在案例警示区,播放公安部门最新真实案例短视频,直观揭露 “养生保健品推销”“冒充公检法办案” 等常见诈骗套路,反复强调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的防诈铁律。

在互动体验区,志愿者与老人角色扮演,分别化身 “诈骗分子” 与 “潜在受害者”,模拟 “孙子借钱”“中奖兑奖” 等场景,手把手教老人应对策略。72岁的程爷爷参与后恍然大悟:“原来骗子会装孙子骗钱,以后一定要先视频确认才放心!”

长效机制护航 守住老人“养老钱”

为避免防诈宣传 “一阵风”,驻村工作队成员、村委会干部与志愿者共同建立 “三包一” 长效联系机制:每周一次电话回访,及时解答老人新疑问;每月一次上门服务,检查手机安全设置、更新防诈知识;每季度一次材料升级,针对最新诈骗手段优化《防诈三字经》内容。

“这种‘常驻式’服务比单次宣传管用多了!现在村里老人遇到可疑电话,第一反应就是找志愿者核实。” 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杨多会感慨道。

此次 “银发守护行动”,不仅为农村老人织密防诈 “安全网”,更搭建起高校与乡村、青年与老人的沟通桥梁。安徽理工大学的师生志愿者,用爱心消融 “数字鸿沟”,温暖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为平安乡村建设注入青春力量。(通讯员 彭晶 记者 徐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