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循法治之矩 聚创新之力 芜湖“破立并举”激活发展新动能
来源:本报记者 周莹莹 仇鹤丹 阅读量:10000 2025-10-29 08:32:33

“低空”怎么飞出高质量?1027日,记者从芜湖市司法局获悉,《芜湖市低空经济发展促进办法》已完成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专家咨询论证,预计近期将形成修改完善后的立法草案提交市政府审议。据悉,这是我省首次以政府立法形式健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机制。

改革创新是江城这座城市发展的底色,也是芜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路径。循法治之矩,积法治之势,聚法治之力,芜湖以“破立并举”的创新打法,实现了连续5年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位居全省第一位次,成功创建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立法“领跑”赋能新质生产力

算力是个什么“力”?通俗讲,算力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水、电、燃气等公共基础资源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

10月1日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开始施行。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探索推进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量子算力融合发展。

算力成为芜湖新的增长极,离不开立法的“贴身”保障。

2022年,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启动,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获批建设。次年,芜湖将立法提上日程。2024年4月1日,全国范围内第一部以算力命名、聚焦算力全生命周期发展的市政府规章——《芜湖市建设算力中心促进办法》开始施行。

办法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算力应用、算力产业培育、算力安全和服务保障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规范。同时,提出了构建“算力券”扶持政策体系、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等创新性做法,并清晰回答了算力中心城市以什么原则建、谁来建、建什么、安全怎么保障、如何服务支持等重难点问题,助力芜湖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智算之城”。办法的出台入选当年度安徽省行政立法十件大事。

立法实践与改革实践相匹配、立法进程与发展进程相适应,是芜湖地方立法工作的鲜明特色。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该市在新兴领域的立法“动作频频”: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立法,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聚焦打造“汽车之城”战略布局,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立法,充分释放法治红利。

“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为企减负松绑

10月17日,芜湖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组团”来到安徽运泰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一行人各司其职,走进停车区、外检区等区域,查经营资质、查检测设备……针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开出“诊方”,帮助企业消除安全生产风险。

已在全省推行的涉企“综合查一次”改革正发轫于芜湖。2025年1月,芜湖被确定为我省“综合查一次”唯一改革试点城市。“综合查一次就是‘减、并、联’的优化集成,以前市、区、镇(街)都去查,现在三级检查合并到一次;以前一个部门里多条线轮番查,现在部门内优化整合,拧成一股绳;以前行政机关各查各的,现在联合查。”芜湖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萍介绍。该市以规章形式出台《芜湖市“综合查一次”管理办法》,绘制了清晰的改革“路线图”。

思路清则方向明,方向明则信心足。芜湖针对群众关注热点、行业治理难点、部门监管盲点的重点行业,拓展“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遵循动态管理、宽进严出的原则,发布五批“综合查一次”联查清单,将原有的3420个单部门事项整合为843个多部门联查场景,整合率达72.56%。

“我们是繁昌区人社局行政执法人员,这是本次对您单位开展行政检查活动的‘检查码’,您可以通过‘皖企通’账号或手机微信扫码查看与本次检查相关的信息。”近日,繁昌区人社局来到辖区一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前,亮出了“检查码”。

数字赋能,为改革添“智”。芜湖打造“综合查一次”平台——执法e站,开通云执法、云督办、云评查等功能,全面运用“检查码”亮码入企,实现“无码不入企、入企必亮码”。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3652家次,入企次数较原来单部门检查减少59.48%,企业迎检负担明显减轻。

诚信履约兑现“真金白银”

4月8日,芜湖市委依法治市办通过安徽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收到芜湖市某公司反映的问题线索。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2019年与无为市签订投资合同后,当地政府未完全兑现约定的扶持资金。

作为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的牵头单位,芜湖市委依法治市办立即调度无为市委依法治市办开展核查。经核实,企业反映情况属实。为妥善解决问题,无为市多次与企业沟通,并协商制定分期还款计划。6月3日,首笔资金已兑现到位,剩余款项将陆续发放到企业账户。

公共政策兑现,事关政府公信力。芜湖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广泛收集线索,把脉找准症结,形成问题清单,分级分类解决,让政府信用成为最好的“招商名片”。

在做到“能够兑现”的基础上,芜湖还努力追求“快速兑现”。搭建“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推动政策及时兑现、服务精准送达、诉求快速处理,已上线政策1369项,累计兑付政策资金超59.67亿元。升级全省首个“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录入合同3127份,提出履约监管意见691条、督办意见302条,经营主体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本报记者 周莹莹 仇鹤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