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王换)10月21日,宣纸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在泾县召开,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商宣纸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大计。大会系统总结宣纸知识产权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宣城市委市政府通报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效。
“市场上,针对宣纸的侵权仿冒不少,这既是我们的烦恼,又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大会现场,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胡鲲在发言中直言宣纸行业的痛点。今年6月,历经11年的努力,宣纸正式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实现“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双保护,使得上述问题有了较大改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泾县是中国宣纸之乡。据了解,泾县县委、县政府为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宣纸这一世界瑰宝,设立了宣纸技艺传承和保护基金,目前已培养大国工匠2名、各级宣纸传承人45名,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培育宣纸电商经营主体1800余户,宣纸等文房四宝产品电商年网销额突破20亿元;已研发宣纸墙纸产品10余款,宣纸毕业证书、录取通知书已在宣城本地高校应用。
“要做好宣纸大文章。”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东旭要求,要充分发挥宣纸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围绕现有地理标志产品,推进效益品牌跃升;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高质量创造;围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加强高效率运用;围绕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强高水平保护。
为了让千年宣纸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彩,泾县县委、县政府表态,将紧抓宣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的机遇,在扩大品牌影响力上持续用力,对侵权假冒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全力维护宣纸市场的清朗环境;在提升龙头带动力上持续用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丰富产品矩阵,研发细分品类,推进与流量品牌跨界联名,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打造“流量爆款”;在增强产业竞争力上持续用力,以多业态打造、新场景塑造为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宣纸+”战略,加速宣纸产业跨界融合进程。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