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兴塘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村民组长、老退役军人)群体的独特优势,构建起“五老+网格治理”的多元共治新模式,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生动的“芜湖实践”。
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乡村和谐。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邻里摩擦与家庭矛盾等时有发生。这些看似细微的纷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极易演变为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红杨镇兴塘村的“五老”队伍凭借其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每日活跃在田间地头、村巷院落,能够精准捕捉潜在的矛盾苗头。他们第一时间介入调处,将大量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筑牢了乡村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宣传党的政策,激发内生动力。“五老”调解室不仅是矛盾调解的“减压阀”,更是政策理论的“宣传队”。在理论宣传与法治普及工作中,他们化身为政策“传声筒”,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法律法规送到千家万户。近年来,兴塘村以“五老”人员为关键纽带,成功推广了信用村建设、运营道德积分超市等创新治理举措。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推动了基层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汇聚起强大的内生动力。
传递社会温情,弘扬传统美德。在红杨镇兴塘村,“五老”群体的温暖力量同样浸润人心。他们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业与成长,提供课业辅导和心灵关怀;悉心关照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协助采购物资并给予精神慰藉。同时,他们身体力行,带头弘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中华传统美德,并积极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进行正面引导,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他们的行动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让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吹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自成立以来,这间小小的“五老”调解室已累计为村民妥善解决了各类“关键小事”58件。这支充满经验与热情的“银发”队伍,正持续以其“夕阳红”的灼灼余热,温暖并照亮着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董菱丽 姜敏)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