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鞍山市以法治建设为抓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服务改革、强化科技赋能,在党政负责人法治履职、“无证明城市”建设、行政复议应诉及公共法律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聚焦“关键少数”,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该市市委依法治市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构建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责任体系。通过“四学机制”(应学尽学、应述尽述、应考尽考、应出尽出),推动市县乡三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全覆盖学习,创新述法评议模式(线上直播、专家点评、网络投票),并率先将行政执法持证率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截至目前,市直执法单位班子成员持证率达100%,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主要负责人出庭率跃升至全省第三,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法治生态。
“无证明城市”领跑全省,便民利企再升级
作为全省首批“无证明城市”建设试点,马鞍山市创新“四个一批”模式(直接取消、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累计清理政务服务证明材料7274个,免提交率达97.6%,居全省首位。通过刷脸办事终端、数据共享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24万余件次“免证办”,企业群众办事材料精简超90%。例如,办理护照无需居住证明,机动车检验凭人脸比对即可完成,纳税人完税凭证通过部门核验免提交。
行政复议应诉双突破,争议化解提质效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案件案结事了率近90%,调解率从18%提升至32%,案前、案中调解率均居全省前列。2025年,马鞍山市行政复议工作获司法部表彰。行政应诉方面,通过“关键少数”出庭机制和败诉治理体系,推动负责人出庭率持续高位运行,2024年主要负责人出庭率达57%,居全省第三;一审败诉率从2021年的14.4%降至2.84%,创历史新低。府院联动平台下,行政行为自我纠正、庭审观摩等制度常态化运行,有效倒逼依法行政。
公共法律服务全域覆盖,智慧赋能惠民生
马鞍山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体系,建成7个中心、48个工作站及547个村(居)法律顾问点,并率先打造“法律服务产业园”,汇聚律师、公证、仲裁等12家机构,年均提供法律服务超3000件。服务领域创新不断:公证推行“365日不打烊”,法律援助案卷优秀率居全省第二;矛盾纠纷化解形成“1+4+N”格局(人民调解为主体,四类对接为支撑,行业调解为补充),市医调委、交调委获评“全国模范”。智慧法治方面,上线“智能法律助手”APP,设立无证明核验终端,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线上预约、线下免证办”,相关经验连续三年在全省推广。
马鞍山市司法局局长刘则学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无证明城市”2.0版建设,拓展人工智能在法律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同时强化行政争议诉源治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深度融合,为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从“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到“无证明城市”的便民利企,从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到公共法律服务的智慧升级,马鞍山市正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省乃至全国法治建设贡献“马鞍山经验”。(通讯员 刘慧 记者 李小平)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