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党委书记率队赴济川街道,围绕网格化服务管理、智慧治理平台建设及志愿服务机制创新,开展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聚焦“小驿站”的治理价值,以学习交流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期间,学习组首站走进济川社区专属网格服务驿站,实地感受“小驿站”的大能量。驿站内,饮水机、充电设备、医疗箱等便民设施整齐摆放,专为新就业群体子女设立的暑托班空间,有效解决了家长假期看护难题。据介绍,该驿站日均服务超50人次,既是网格员开展工作的 “前沿阵地”,也是居民享受服务的 “温馨港湾”。考察组详细了解驿站运行模式、人员配置等情况,对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高效提供便民服务的成效高度认可,深刻体会到 “小驿站” 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在探寻驿站服务背后的支撑体系时,学习组重点考察了济川街道 “线上 + 线下” 融合治理模式。线下,网格员通过 “门铃行动” 上门走访,收集社情民意;骑手等社会力量化身 “移动探头”,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形成 “警网融合、物网融合”的共治格局;线上,“济川管家” App 实现居民报修、政策推送、任务分派、进度追踪的闭环管理,大幅提升问题处置效率。学习组现场观摩全流程演示,对这一 “软硬结合” 的治理体系赞不绝口,为后续借鉴学习明确了方向。

座谈交流中,济川街道详解 “党建 + 微网格 + 微阵地” 运行机制,进一步揭示 “小驿站” 发挥大作用的深层逻辑。该机制以党建为引领,将治理单元细化至微网格,以网格驿站为实体载体,整合资源组建 “五色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围绕关爱孤寡老人、环境整治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形成了常态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活力。
水阳镇党委书记在交流中表示,此次学习考察收获颇丰,济川街道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特别是在阵地建设的前沿性、服务内容的精准性、智能管理的高效性以及运行机制的整合性上,为水阳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济川街道通过网格服务驿站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前沿,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并有效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做法,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下一步,水阳镇将认真梳理总结此次学习成果,结合该镇实际,充分借鉴济川街道的成功经验与有效模式,积极探索符合水阳特点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着力在优化网格设置、建强服务阵地、深化智慧应用、壮大志愿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刘伟成)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