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淮南谢家集区:筑牢未成年人青春“防护网”
来源:杨雪 阅读量:10000 2025-10-17 20:55:13

为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近日,淮南市谢家集区司法局平山司法所联合社区开展专题普法活动,向社区普法志愿者及居民代表深度解读《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携手筑牢未成年人青春防护网。

教育缺失敲响警钟

司法所工作人员以辖区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背后的共性问题: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背后,往往暴露了家庭监管的缺失。《条例明确规定,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引导等法定责任,这正是遏制 “小问题” 演变为犯罪的关键所在。

家庭教育有“硬性遵循”

针对社区居民最关心的 “家长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工作人员结合《条例条文,给出清晰指引:

日常监护要 “到位”:需定期关注未成年人的交友情况、心理状态,一旦发现逃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必须及时干预,绝不能放任不管。

法治教育要 “常态”:要结合生活场景讲解法律常识,明确告知孩子盗窃、故意伤害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帮助其树立明确的法律底线意识。

困境求助要 “找对门”: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家长可向社区申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社区志愿者队伍、司法所心理健康咨询师也能提供帮扶支持。同时明确,若监护人拒不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出现严重不良行为,司法机关可依法责令其接受强制家庭教育。

织密社区防护网络

“作为志愿者,我们可以协助家长观察孩子的异常变化,配合社区开展法治宣传!” 互动环节中,志愿者代表积极分享工作思路。会议进一步明确 “家校社联动” 工作机制: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网格员摸排辖区未成年人情况,建立重点群体信息台账,及时反馈异常动态;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每月开展《条例》宣讲、法治绘画、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在沉浸式参与中懂法、守法;司法所联合派出所、学校建立专项沟通渠道,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帮教,从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

把“法治课”搬进日常生活

“孩子沉迷网络,还总跟社会闲散人员聊天,该怎么管?”“单亲家庭没时间陪伴孩子,能申请哪些帮助?” 面对居民提出的实际问题,工作人员逐一耐心回应: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约定上网规则并严格监督执行,同时联系社区,积极参与公益课堂等活动,用丰富的文体课程填补孩子的闲暇时间。

活动最后,谢家集区司法局平山司法所向居民发放《条例》解读手册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页,志愿者们现场承诺,将切实当好“法治宣传员”,把此次普法内容传递给更多家庭。

孩子的成长没有回头路,家庭教育的微小偏差,都可能酿成一生的遗憾。下一步,平山司法所将持续以《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为重要抓手,深化社区普法宣传与帮扶服务,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抵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第一道坚固防线”。(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