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条路平整又宽阔,大车可以开进来,会车也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堵在半路上。今年,来村里摘枣子的人都多了不少。”日前,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西山村村民张四喜望着刚修好一个多月的蚁西路,谈论起如今村里的热闹场景难掩激动。

蚁西路作为当地村民日常出行的主要通道,特别是每年金秋时节,该村满山枣林里红彤彤的鲜枣和加工后形如玛瑙、色如紫晶的焦枣,都得通过这条路走出山窝窝、销往全国各地。可在之前,这条“产业路”却一度让当地村民发愁。
由于日晒雨淋、长时间磨损、交通流量增加等原因,蚁西路老路的水泥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且坡差较大,涵洞排水不畅,每逢下雨天道路积水更是颠簸难行,再加上原路宽仅4.5米,缺少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会车极为不便,不仅影响着村民日常出行,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农产品的运输和产业发展,修缮这条出行主干道成为村民们长久以来的期盼。
今年5月下旬,蚁西路部分路段启动了总长1.43公里的道路修复性养护。施工人员克服在山顶陡坡施工的重重难题,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推进浇筑路面、加宽路段、新建涵洞及排水边沟、增设安全防护设施等关键工程进度,抢在今年西山焦枣上市前全面完工。
告别昔日“坑洼纵横”的旧貌,焕然一新的蚁西路成为西山焦枣“出山进城”、特色采摘“引客入村”的快车道。今年采摘季,该村以“线上直播带货+线下体验采摘”联动的创新模式带动焦枣销售的火爆,一车车焦枣通过畅通的物流“跑”出小山村,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争相体验采摘乐趣,200余户靠种枣增收的村民和8家枣企、12家合作社直接受益。
接下来,该村还计划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西山焦枣+”农文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游客留下来。“要不是修好了这条必经之路,这些想法根本难以施展拳脚,现在村里的发展越来越有奔头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徐腾飞介绍,今年西山焦枣产量约40万斤,年产值有望达到2500万元。(孙梦晨)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