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高额低息”助贷暗藏诈骗陷阱
来源: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朱梦 阅读量:10000 2025-10-16 19:13:27

本报讯(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朱梦)轻信所谓“内部渠道”“特殊途径”办理贷款,提前支付“手续费”“保险金”等名目费用,这种未经正规渠道的贷款,背后极有可能是诈骗陷阱。在肥东县,被害人小赵就掉入了吴某精心设计的此类陷阱,被骗2万元。日前,肥东县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吴某提起公诉。

2024年12月,小赵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吴某,吴某谎称有能力帮助小赵办理低息的高额银行贷款,但前提是需要小赵先行购买所谓的“保险”以“确保审批通过”。小赵信以为真,按照吴某的要求向其转款2万元购买“某保险”,以便后期顺利申办银行贷款。

然而,吴某收到钱款后,并未帮助小赵办理任何贷款手续,而是将这笔钱全部用于偿还其个人债务。小赵迟迟没有等到贷款审批消息,联系吴某时发现其多次推诿搪塞,方才意识到可能被骗,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案发后,吴某在家人的陪同下至辖区派出所自首,及时退还赃款并赔偿损失,取得了小赵的谅解。肥东县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吴某提起公诉。9月28日,肥东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天上不会掉馅饼,贷款融资需谨慎。为避免群众陷入此类金融骗局,检察官特别提醒,办理贷款业务请务必选择持有正规金融牌照的贷款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如营业网点、官方APP、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和申请。正规金融机构在放款前不会以任何名目要求借款人支付“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保险费”等费用,任何要求“先交钱、后放款”的行为都应高度警惕。不要轻易向他人泄露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防止信息被用于非法用途。如不慎被骗,请务必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联系方式等相关证据,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