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泗县县委政法委了解到,该县草沟镇一起由土地确权引发的家庭矛盾纠纷,在镇综治中心多方协调下,以“法理情”相融的智慧方案画上圆满句号。
据悉,二轮土地延包后,王某发现其土地确权证面积为0.9亩,与家中分地时的2亩及多年实际种植面积不符,缺失面积被确权至大哥名下。王某向村委会提出重新确权诉求,大哥却因早年家庭资源分配及老人赡养问题心存不满,拒绝重新划分,还要求王某返还确权证外多耕种的土地,双方矛盾不断升级。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后,将纠纷上报至草沟镇综治中心。
镇综治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矛盾预警机制,第一时间联合派出所、司法所、自然资源规划所、农经站及村委会工作人员,前往争议土地现场核查。“仅靠历史记录不够,必须实地丈量!”调解组在兄弟二人见证下,用皮尺精准测量争议地块面积,并结合自然资源规划所、农经站的专业意见,拟定土地划分方案。
在后续调解中,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派出所民警严正告知暴力解决问题的后果,司法所人员耐心解读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则以“打虎亲兄弟”的俚语疏导情绪,唤醒二人手足亲情。经过多轮沟通,最终兄弟二人各退一步,同意按实际丈量面积对二轮土地延包网签重新确权,并约定老人百年后其所属土地由二人平均分配,今后不再因赡养问题起纠纷。
据了解,今年以来,草沟镇聚焦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及时组织包村干部、镇直相关站所、村书记、乡贤五老等力量,构建“1+4+N”矛盾纠纷调解模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截至目前,该镇通过联合调解,已成功化解40余起复杂矛盾纠纷。(吕进 周甜甜)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