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明察秋毫惩欺诈”的锦旗,背后藏着一起跨度近5年、涉案金额超50万元的保险诈骗系列案。10月14日,中国人保财险宿州市分公司工作人员将三面锦旗送到泗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时,对警方揪出“碰瓷老手”的细致赞叹不已。
时间拉回2025年6月,保险公司的一则报案打破了平静:一名市民以交通事故为由索赔,但其车辆的出险频率和索赔金额,让理赔人员觉得“不对劲”。泗县经侦民警接案后第一时间梳理线索,很快将目光锁定在一辆“沃尔沃”新能源车和两名关联当事人魏某、胡某身上。
“这辆车2024年7月过户到当事人魏某名下,到当年12月才半年,就撞了11次!”办案民警回忆,更蹊跷的是,这11起事故里,10次都是当事人胡某驾驶,且每次事故中,当事人胡某都“毫无责任”,对方司机全责。顺着这条线索深挖,民警又发现更惊人的细节:2021年至今,这两名当事人换着不同车辆,在安徽、上海、蚌埠等地先后发生24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几乎如出一辙——当事人胡某永远是“无责方”。
更离谱的是车辆价值与索赔金额的反差。民警查实,这辆新能源车是当事人胡某从青岛二手车市场以13.5万元买下的,但短短几个月里,光是待理赔的金额就已高达50余万元。其中两起事故中,当事人魏某还以“保险公司定损不够修”为由,自行找机构评估车损,两次评估金额分别比法院委托专业机构评定的结果高出近10万元、3万元,试图通过虚增损失“多骗钱”。
“他们算准了小事故中对方司机怕麻烦、想快速私了的心理,也摸透了理赔流程中的时间差,以为高频出险只要‘责任清晰’就不会被怀疑。”民警说,正是这些看似“合理”的细节叠加,反而暴露了故意碰瓷的真相。
目前,该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吕进 余猛)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