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法治屏障”守护合肥城市生命线
来源:记者 周莹莹 仇鹤丹 阅读量:10000 2025-10-14 20:33:00

编者按: 在中央依法治国办开展的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我省凭借扎实的法治建设成效再度斩获佳绩:芜湖市、黄山市、滁州市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公示地区,合肥市、亳州市、池州市、桐城市以创新实践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公示项目,创建数量与浙江省、广东省并列全国第一。

为展示我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成果,本报即日起开设“安徽法治政府建设成就巡礼”专栏,梳理入选示范地区、项目的经验做法,营造法治政府建设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

偌大的显示屏上,合肥这座“双万城市”密如蛛网的地下管线、地上桥梁,按照“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等级一一标注。点开任意一处,管径、长度、年份等信息清晰可见,一旦出现异常,可精准定位、迅速处置。

这套系统就是合肥市在全国首创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系统。桥梁、燃气、热力、管廊、供水、排水……这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基础设施,就像人体的“血管”和“神经”,它们是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被形象称为城市生命线。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法治引领、科技赋能、源头治理,推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法治化模式,实现公共安全治理“三个转变”,全面提升城市更新能力和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警”

“有预警,请关注!”10月5日,正值国庆中秋假期,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依然一派忙碌,17时50分、17时58分,两地出现燃气泄漏三级风险预警,分别位于庐江县移湖路与迎松路交口东南角人行道旁绿化带和蜀山区繁华大道与翡翠路交口西南某超市门口。

市城建、住建、燃气公司等部门迅速响应,经现场核实为沼气聚集。燃气公司随即进行通风放散处置,当天20时36分和20时39分,监测中心解除两地预警。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对依法应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针对燃气爆炸、城市内涝、桥梁坍塌、建筑火灾等重大公共安全风险隐患,合肥市联合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管网密集、人口密度大的安全敏感区,累计布设各类监测传感器约8.5万套,覆盖全市137座桥梁、7316公里管线,形成“精细前端感知—精准风险定位—预警协同联动”的法治化预警处置流程,有效助力公共安全监管执法“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据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管理处副处长钟伟介绍,自该系统运行以来,城市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效率提高约70%,事故发生率下降约60%。

变“九龙治水”为“攥指成拳”

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中,监测中心就像“数字大脑”,相关部门就像“强健躯干”,劲往一处使,全天候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针对城市生命线工程权属复杂、多部门交叉、缺乏统一技术支撑的难题,合肥市于2017年成立了监测中心,形成市政府领导、安委办牵头、多部门联合、统一监测服务的运行机制,联动部门涵盖市县两级住建、交通、应急、公安、消防等30余家。实践中,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监测运营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信息及时共享和工作协同顺畅‌。对于监测发现的问题,“谁的孩子谁抱走”,及时处置到位。

为避免“形式化协作”,合肥市建立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考评机制,实现从监测、分析、预警、派单到处置的闭环管理。针对具体专项制定“责任矩阵表”,明确每个环节的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及考核标准。所有协作流程均在智慧平台上留痕,处置进度实时可视化。若出现推诿,可通过系统回溯任务流转记录,精准定位责任断点。

责任刚性落实,效率显著提高。预警响应时间平均7分钟,联动处置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合肥市以技术创新驱动标准制度体系建设,为城市依法应急、安全发展提供了样板示范。

“合肥经验”不仅在全省落地,还在北京、天津、重庆等70多个城市推广应用。

变“碎片化”为“规范化”

随着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持续推进,合肥市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标准规范,实现了公共安全制度从“碎片化”到“规范化”的转变。

“合肥市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置于法治的框架下,确保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全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致力于打造智能高效的法治政府。”合肥市司法局副局长白飒飒介绍,该市已陆续出台《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合肥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合肥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合肥市燃气管理条例》《合肥市地下综合管廊条例》6部地方性法规,配套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监测通用技术规范》《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南》等40余项标准规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监测通用技术规范》系该行业首部国家标准。

当一座座桥梁、一条条管道“上网”,每天500亿条的监测数据,有力助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成功实施,被写入《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钟伟表示,合肥市将持续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城市生命线三期项目建设,完成市政、排水、公路桥梁、燃气、地下管网数据采集专项的提标扩面,拓展森林消防、建筑安全、电梯安全等新型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城市生命线的智慧化治理水平。(记者 周莹莹 仇鹤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