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跨越地域阻隔,长途奔波调查调解,成功实质化解一起持续十年的抚养费纠纷。多年未见的父子在法院当场相拥而泣,不仅了却抚养费催要难题,更解开了双方尘封十年的心结。
时间回溯至2015年,严某因婚姻矛盾诉至芜湖经开法院,请求与丈夫李某离婚。法院经审理,判决准予二人离婚,婚生子由严某直接抚养,李某需定期向严某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然而,离婚后李某便远赴外地工作,此后未能按判决约定按时支付抚养费,十年间累计拖欠数额达数万元。更让严某无奈的是,李某此后逐渐失联,她始终无法获取对方有效联系方式,抚养费催要屡屡碰壁,最终于近期向芜湖经开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收到执行申请后,芜湖经开法院执行法官高度重视,深知抚养费关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第一时间启程前往江苏仪征——李某的老家,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经多方走访了解,执行法官终于掌握关键情况:李某目前仍在外地务工,并非刻意逃避义务,心中始终牵挂着儿子。其迟迟未履行抚养费支付义务,一方面是因长期在外奔波、收入有限,难以承担累计的费用;另一方面,离婚时双方的财产分割与债务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李某对当年的财产分割存有疑虑,进而以此为由拖延履行。
为彻底化解纠纷、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避免矛盾再次升级,执行法官决定从“法、理、情”三个维度入手,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中,执行法官首先向被执行人李某明确法律边界:支付抚养费是父母对子女的法定义务,无论直接抚养方是否允许探视、离婚时财产是否分割完毕,均不能成为拒绝支付的理由,若长期拒不履行,还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同时,执行法官也耐心引导申请执行人严某换位思考,结合调查到的情况,理解李某在外务工的实际困难,主动配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双方争议的核心,十年前未了结的财产分割与债务问题,执行法官主动牵头梳理细节、核对依据,协助双方逐一厘清分歧。经过数轮温情沟通与耐心疏导,严某与李某终于放下芥蒂、打开心结,不仅就拖欠的抚养费支付方式、期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更就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及债务分配问题一并协商一致,一揽子解决了困扰双方十年的矛盾。
签协议当天,严某特意带着儿子来到法院。见到多年未见的父亲,孩子快步上前,父子二人当场相拥而泣,十年的隔阂在这一刻彻底消融,这起跨时十年的纠纷也随之圆满落幕。
执行法官事后表示,涉未成年人的执行案件不仅要“案结”,更要“事了人和”。今后法院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更有温度的执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化解家庭矛盾,传递司法温情。(张平 戚隆鎏)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