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袁苑)他人能够帮忙购买游戏装备,事后再以未成年人的名义向平台退款,最终白嫖游戏装备——这样的行为看似贪得“小便宜”,实则掉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诈骗圈套。日前,李某某就遭遇此类骗局,掉入“炫舞”好友设下的“装备”陷阱,前后共被骗38万元,“骗子”吴某某最终因诈骗罪获刑六年。
李某某是一名网络游戏"QQ炫舞"的爱好者,今年3月,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她结识了一名自称“资深玩家”的男性网友吴某某。对方凭借高超的游戏技巧和热情的态度,迅速赢得了李某某的信任。随后,吴某某告诉李某某可以帮她在游戏里面充值抽装备,买完后再以“未成年人误充、监护人不知情”为由找平台申诉退款,装备可以不退,相当于白嫖游戏装备。李某某信以为真,先后多次向吴某某指定的不同账户转账,而吴某某却将这些钱款用于个人挥霍,不仅租赁豪车,还在KTV及酒吧高消费、向主播打赏等。截至今年4月,李某某被骗金额高达38万元。
8月,肥东县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吴某某提起公诉。9月25日,吴某某被肥东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承办检察官介绍,此类诈骗是典型的“网络交友式”电信诈骗的变种,诈骗分子潜伏于热门游戏、社交平台,通过长期交流营造“志趣相投”的假象,降低受害者防备心;再以“内部渠道”、“稳赚不赔”、“购买退费”等话术,激发受害者的贪利心理,先给予受害者微小甜头,使其深信不疑,从而诱使投入更大资金。
检察官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对于网络中认识的“好友”,尤其是涉及金钱往来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交易请选正规平台,虚拟物品交易一定要选择官方平台或公认的、有担保的第三方平台进行,切勿轻信“私下的”、“点对点”的交易承诺;不贪小利防大损,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任何声称能“轻松获利”、“低投入高回报”的项目,都要打一个问号,谨防因小失大;及时报案挽损失,一旦发现可能被骗,应立即停止转账,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