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黄山:父子警察分守山门 双节守护千万客
来源: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汪娜 汪诚骋 阅读量:10000 2025-10-04 15:57:01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人民警察,这源于我们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国庆中秋假期,黄山风景区公安局一对特殊的战友格外引人注目。父亲房保林是黄山西大门派出所副所长,儿子房杨景崴黄山南大门派出所新警。他们身处黄山两端,却以同样的坚守,将“守护”二字刻进节日的每一刻,让警徽在黄山之巅熠熠生辉。

父辈坚守:把平凡淬炼成不凡

对房保林而言,双节的黄山没有假期,只有“必须守好每一步”的责任。

10月3日下午4时许,他准时踏上三溪口沿线的巡逻路。这条5公里的山路蜿蜒起伏,全程上坡,是游客下山的“体力消耗线”。他的斜挎包里装满补给和水,“游客走到这大多又累又饿,这些东西能解燃眉之急,还能趁机了解山上情况。”一天往返至少一趟,2万多步的足迹,他走了数十年。即便这是条“冷线”,他仍坚持“把平凡小事做到尽善尽美”,用脚步丈量着对黄山的守护。

10月4日一早,游客吴先生的一通报警电话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其爱人送的礼物——望远镜,被遗忘在山里。

在大山深处寻找望远镜,这如同大海捞针。房保林带着辅警程云超兵分两路,一边引导吴先生回忆望远镜踪迹,一边在网上警民议事群发布寻物启事。

当得知吴先生曾在一处小溪玩过水,还洗了把脸,并拍了短视频。房保林立刻提出查看视频,最终从画面里锁定了望远镜放置的石头位置。

1小时后,房保林在溪流边找到了望远镜,后托人驱车送至吴先生的酒店。

子承父业:“学警”到“守护者”的成长

入警70多天,房杨景崴在师父刘梓梴的带领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而双节正是他的“实战练兵场”。

10月2日晚8时许,停车场的一起纠纷让他又一次尝到“处警的学问”。游客成女士发现自己的车门被刮了,正为赔偿争执不下。

接警后,房杨景崴起初觉得“走保险就能解决”,却被师父及时拦住:“先查监控,把事实弄清楚,才是对双方负责。”

半小时后,监控清晰显示刮痕是旁边车主开车门所致。师父带着他找到车主沟通,对方最终承认事实并赔偿。这件事让房杨景崴恍然大悟:“维护公平正义从不是‘走捷径’,而是耐下心把细节查透,急不得。”

10月3日晚9时,辖区居民蒋女士的求助更让他懂得“耐心”的重量。蒋女士发现手机钱包连续几天莫名扣费。

房杨景崴接过手机仔细核查,发现扣费时间格外固定,是蒋女士去医院的日子。他立刻联系医院,终于弄清真相。

原来,蒋女士的医保信用就医卡有“先诊疗后付费”功能,所谓“扣费”其实是延迟结算。

“原来是虚惊一场!”蒋女士松了口气,连连称赞:“我家孩子都没你有耐心,太谢谢你了!”

薪火相传:从父子到战友

房保林最欣慰的,是看到儿子把“警察的责任”真正放在了心里。入警后,房杨景崴用第一笔工资请父母吃饭。中秋恰逢奶奶生日,虽不能回家,却特意留了1000元让奶奶买爱吃的;不久前,他还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些成长的细节,都是警魂传承的最好证明。

“我从小就觉得爸爸是英雄,现在我也想成为和他一样的人。”房杨景崴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外驻村,他去探望时,村民们总会热情地把好吃的塞给他,“那时候我就懂了,爸爸和大家处得像家人,因为他是真心为老百姓做事。”

而父亲常说的“人心是肉长的”,如今他有了切身感受:把点滴小事做好,积水成渠,群众自然能感受到真心。

这个假期,对于这对父子警察而言,“团圆”有了新的定义。它不是节日里的餐桌欢聚,而是两代人站在同一片山河下,用坚守书写的承诺。房保林用30年岁月,把守护走成了一条路;房杨景崴则带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热爱,把这条路变成了青春的誓言。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所以要守好这里。”当房杨景崴说出这句话时,他守护的早已不只是一座山,更是父辈的荣光、生命的根脉,以及这片热土的安宁。

在黄山的云雾间,这对父子警察用行动诠释着最动人的传承,共同奔赴这片挚爱的土地,让警徽的光芒永远照亮群众前行的路。

(记者 李斐 通讯员 汪娜 汪诚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