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协同破局解纷忧 司法护航助发展
来源:方斅 庆小琴 阅读量:10000 2025-09-23 16:45:23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征程中,建设工程类案件始终是司法服务的“硬骨头”。近日,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法院黄山经济开发区法庭直面挑战,以创新服务模式为刃、深化协同联动为盾,在一起千万标的建工案件中,交出了一份“调处更快更优”的司法答卷,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生动实践。

初遇“烫手案”。上海某建筑公司与黄山某置业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立案便牵动着双方企业的发展神经:12项诉请、40余组证据,叠加合同解除、停工责任、结算手续、履约保证金性质等多项争议。面对这个“烫手山芋”,法庭建工审判团队直面困境,以“精准施策、高效解纷”为目标,开启了一场破局之战。

保全阶段的“温度”与“力度”。诉讼保全阶段,屯溪区法院根据原告申请依法对被告企业做出保全裁定,然而承办法官在后续审理中发现,被告企业账户被冻结、土地被查封后,其日常经营运转受到严重不良影响。面对保全难题,团队敏锐意识到,若对被告企业采取“一刀切”的保全措施,不仅让处于发展期的被告企业“雪上加霜”,也会降低其未来履行生效判决的能力,最终可能损害包括原告企业在内的多方利益。为此,团队第一时间与原告深度沟通,明确其保全诉求的核心是“权益有保障”,在被告提交独立担保函的情况下,灵活解除对被告企业的保全措施,既为原告的胜诉权益上了一道“安全锁”,又松开了束缚被告正常经营的“紧箍咒”。

借“外力”破难点。进入审理阶段,案件的团团迷雾逐渐散开,“工程停工责任在谁”“结算未完成谁的责任”“违约金依据何在”等疑问接踵而至,原告更是当庭提出鉴定申请。尽管庭审中未直接化解矛盾,但审判团队通过庭审已全面掌握案件细节,并精准锁定了双方的争议焦点。真正的突破,来自于“协同联动”的创新力量。庭后,审判团队摒弃“单打独斗”的思路,一方面采取“各个击破”策略,加班加点梳理案件事实;同时主动联动黄山市首家“法院+住建+协会”建筑行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邀请行业专家“会诊”,对工程造价问题展开深度咨询与研讨后,向双方当事人精准释明法律规定与行业规则,逐步消解双方对立情绪。

用“专业”消对立。下午一点半的法庭会议室里,剑拔弩张渐渐被理性沟通取代。承办法官结合前期梳理的争议焦点与协同研讨的专业意见,耐心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她这样说道:“企业发展不易,与其耗在诉讼里,不如寻求共赢方案”。从“各执一词”到“理性对话”,再到最终“握手言和”,这场耗时数月的复杂纠纷,最终以调解方式圆满解决,既避免了漫长诉讼对企业发展的拖累,又保住了双方未来合作的可能,真正实现了让涉企纠纷调处更快更优的局面。

近年来,从“送法进企”把法律咨询、纠纷化解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到“天平护企工作室”推动法律服务下沉,再到“法院+住建+协会”调解模式打通解纷“快车道”,黄山经开区法庭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复杂建工案件审理中不断探索创新。未来,法庭将持续深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司法服务,助力市场主体轻装前行、聚力发展。(方斅 庆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