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山峦连绵,森林茂密,复杂的地形地貌为公安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近年来,岳西县公安局创新思维,探索出 “无人机 + 警犬” 实战应用机制,“地空奇兵”联合出击,为山区的平安保驾护航。
今年2月19日,岳西县某乡镇一位老人走失。当地政府组织干群多方寻找了整整 26 个小时,却依旧毫无头绪。当县公安局无人机警犬组接到命令迅速赶到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人揪心:村子被山地森林环绕,宛如一个巨大的碗,寒风在林间呼啸,气温为-5℃。
在听到群众讲述最后一次看到走失人员的位置后,现场搜救组指挥长迅速下达命令,由追踪犬开始发挥其独特的本领,开展先期地面寻踪。它在黑暗中仔细嗅探,时而驻足,时而又迅速向前,最终在一处区域有了明显反应。但此时,夜幕笼罩下的山林黑黢黢的,山高林密,贸然进入无疑充满危险。
关键时刻,无人机搭载着热成像镜头和探照灯,如同一颗夜空中的 “科技之星” 腾空而起。它沿着犬追踪的方向,缓缓地、仔细地环向顺时针搜索。搜索中,先后发现三处热源,经过形态判断和探照灯的辨认,均为山中的动物。就在大家有些焦急之时,在距离目标走失最后发现点约 1.5 公里处的一片山林中,无人机捕捉到一处热源。这处热源隐隐约约,时有时无。飞手张学佳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热源应该是被树枝或者较大植被遮挡。于是,无人机小心翼翼地变换角度,降低高度,避开遮挡物后,热源反应瞬间明显,轮廓也逐渐清晰,测温显示为 15 ℃。飞手立即打开探照灯,用变焦镜头观察,终于,画面中清晰地出现了一位老人的身影,他正在茂密的茅草和树杈中挣扎。无人机迅速利用激光定位功能获取了该位置的坐标,地面搜救人员在奥维地图中输入坐标,朝着目标点飞奔而去。与此同时,无人机的探照灯在目标头顶垂直向下照射,为搜救人员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最终,地面搜救人员成功将老人救起,这一刻,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这样惊心动魄又温暖人心的救援行动,正是岳西县公安局 “无人机 + 警犬” 实战应用机制的生动体现。岳西县公安局依托 “情指行” 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起可视化、扁平化、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确保指令能够迅速下达,多警种 “快反” 力量精准处置。选拔、培育了专业的无人机飞行技术警力、警犬训导员、观察员和现场指挥员,并通过强化日常训练和定期演练,让他们能够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熟练协作。装备保障上投入 100 余万元,配备了先进的大疆 M200、M300 无人机,加载了可见光红外热成像摄像头、无人机探照灯、机载喊话器等设备,还根据山区环境搜捕搜救工作需要,配备了寻血猎犬警犬、防暴犬、搜爆犬等优秀警犬。
这套机制不仅在人员搜救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护航安保维稳、“机犬” 武装巡处、聚力侦查搜索、助力禁毒巡查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在大型活动安保中,无人机提前对现场测绘制图及点位安排,活动中实时监控,警犬则在现场及周边巡逻搜爆,保障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利用无人机对重点部位、路段和人员密集场所巡查,能实时掌控治安和交通动态,为警力部署提供精准依据。在禁毒巡查时,无人机对偏远乡镇及有过种植行为的区域进行空中巡逻,让违法种植 “无处遁形”。
岳西县公安局 “无人机 + 警犬” 实战应用机制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安庆市、岳西县领导多次在岳西公安信息专报上批示,安庆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关家涛称赞岳西 “机犬融合” 的技战法很有效,并要求市局总结推广,全市各多山地区学习借鉴。自 2023 年以来,岳西公安成功搜救走失、被困人员 35 人,搜寻到群众山中丢失的家畜家禽 100 余只,人民群众纷纷点赞。
据悉,岳西县公安局警犬基地将进一步聚焦公安主责主业,紧密结合山区实际,不断做大做强警犬基地建设,创新创优工作举措,用好用活 “警犬 + 无人机” 技战法,做优山地追踪,探索发展硬质路面、软质路面全地形追踪,全面构建立体化、智能化、实战化追踪体系,让这一创新机制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成为守护山区平安的一把利刃,为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持续贡献力量,续写更多精彩的平安故事。(通讯员 陈海南 记者 王原)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