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有群众报警称电动车丢了,我们需要调取一下小区的监控。”9月12日上午,濉溪县境内普降大雨,濉溪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几名队员敲响了县城某小区门卫室的门。“请问你们是哪个派出所的?” 看到来人身着特警制服,门卫室工作人员疑惑地问。“我们是特巡警大队的。” 调取监控无果后,特巡警队员陪同当事人冒雨前往现场寻找,仅用 1 分钟便找回了 “丢失” 的电动车。
为何是特巡警出警?想必不仅该小区门卫有此疑惑,近日濉溪县城不少居民也曾感到不解。为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濉溪县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公安改革的决策部署,立足辖区实际、锐意改革创新,通过整合警力资源、优化勤务模式,于今年 7 月成立特巡警大队,强力推进 “巡防处突一体化” 警务机制改革,有效提升了社会面动态管控能力和应急处突水平,为平安濉溪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因势而谋 擘画改革新蓝图
面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动态变化和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新期待,濉溪县公安局党委深刻认识到,传统警种分工过细、职能相对单一的模式,已难以完全适应动态、精准、高效的现代警务需求。经过深入调研、周密论证,濉溪县公安局决定打破警种壁垒、推动力量整合,将原特警大队与濉河派出所的职能、人员深度融合,快速完成 “巡防处突一体化” 改革,组建成立了一支 87 人的专职化队伍(含 20 名民警、67 名辅警),并设立 4 个警务站。该队伍主要负责主城区内除新城派出所、城关派出所小部分管辖区域外的全量接处警工作,旨在打造 “一警多能、一专多用、快速反应、精准处置” 的街面核心战斗力量,构建 “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 的现代化巡防处突新格局。
精准施策 打造实战新体系
为推动警务工作升级、实现快速反应,特巡警大队组建了两支专职化队伍:一是 “接处警 + 巡逻防控” 的接警队,二是 “应急处突 + 智慧巡防” 的处突队,有效完善了 “专业 + 机制 + 大数据” 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大队以 “警力减负、质效提升、主防强化” 为核心目标,推行 “有警处警、无警巡逻” 模式,通过优化警力部署实现 “动中备勤、巡中接警”,压缩接处警响应时间,做到快接快处、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与管事率。
同时,大队严格落实巡逻防控 “三必查”:可疑人员必查、可疑车辆必查、可疑物品必查。通过在日常巡逻防控中严格核查人、车、物,进一步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实现可防性案事件发案数明显下降,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能切实感觉到警察就在身边,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应有的正常秩序,给了我们满满的安全感。” 这是辖区群众的真实感受。截至2025年9月中旬,特巡警大队累计出动巡防车辆200余台次、警力600余人次,服务群众500余次,共计接处警情2549起;先期处置交通事故10余起,开展交通违法劝阻、安全宣传800人次;巡查台球厅、电竞网吧、麻将馆、足浴店、夜市摊点等营业性场所1100余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48处,传唤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0余人。
成效初显 实现平安新提升
“我们是濉溪公安工作形象代表,是濉溪公安的执法速度,可以说这支光荣的接处警队伍的执法言行,从感官角度说是冲击百姓心理的第一线,从安全角度说是人民卫士的第一道利刃。”刚刚获得“全省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成绩突出民警教官”的特巡警大队三级警长刘喜说。
8月14日,濉溪县一居民家中阳台起火,特巡警大队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先疏散周边群众,再将屋内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抱出;8月中旬,天气炎热,一名男子因身体不适卧在大桥边无法动弹,特巡警大队接警后立即前往,从救助到送医全程仅用 3 分钟;8月21日,特巡警队员在巡逻时发现涉嫌诈骗的网上在逃人员张某,迅速将其抓获;8月31日,特巡警大队接指令称一名6岁女童走失,队员们立即开展工作,很快便找到女童并安全送还家长…… 从紧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到日常琐事的暖心相助,特巡警大队以多元担当将正能量播撒在城市各个角落,成立不到2个月便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 10 面。
调解矛盾纠纷、帮群众找回失物、救助轻生人员、护送醉酒者安全回家、抓捕犯罪嫌疑人…… 特巡警大队平均每日处置50至60起警情,且均得到妥善处理。队员们始终带着责任心、耐心与决心,将 “以人民为中心” 的理念融入群众工作,让警务服务真正实现 “零时差” 响应,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向智慧化、精准化迈进。
濉溪县公安局将继续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战略,不断完善 “巡防处突一体化” 工作机制,努力将特巡警大队打造成维护濉溪社会稳定的坚强柱石,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奋力书写新时代濉溪公安工作现代化新篇章。(王妍 记者 赵正溪)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