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青川 通讯员 裴若涵 肖亚楠)2025年7月12日至18日,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探寻治理密码,讲述蝶变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探索大湾村脱贫致富的密码。
取治理经,看村貌新颜。实践团队首站走进追梦路上的大湾村展厅,系统了解村庄从深度贫困迈向繁荣振兴的奋斗历程。如今大湾村正沿着“五大振兴”的路径发展,朝着“过上向优、向美、向好的美好新生活”目标扎实迈进。随后,在大湾村村委会,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向团队介绍,为改变贫困面貌,村干部秉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村民的幸福指数”理念,从环境治理破题,带动产业兴旺——山上种茶栽黄精,村口漂流引客来,屋顶光伏增收入。
访脱贫户,听创业心声。团队随后来到脱贫户陈泽申的老宅,了解到陈泽申老人的家庭情况、脱贫经历以及政府在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的持续保障。大湾村的蝶变也吸引着一批批青年返乡创业,之后团队探访新云农家小院,返乡创业青年王新云分享了自己从“因缺技术致贫”到成功经营农家乐民宿的蜕变过程。
探产业链,绘富民图景。紧接着团队来到蝠牌茶旅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加工厂,了解春、夏茶全季加工生产线的有序运转。鼓起村民腰包的不止茶叶。实践行程中,团队探访玉木耳基地,了解基地“光伏发电+玉木耳+鱼塘”的内循环模式。这种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让团队认识到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最后一站的旅游公司调研中,团队了解“我把金寨带回家”品牌及其构建的“吃、住、行、娱、购、游”一体化的多业态模式。四季皆景的大湾,正努力将好风景变为村民致富路上的好光景。
此次调研,实践团队系统学习大湾村“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脱贫路径。从村干部的创新治理,到村民们的勤劳致富,再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深化了成员对基层治理的认识,更鼓舞同学们夯实专业基础,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