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阔别近60年后,女儿跨越千里替父寻亲
来源:记者 李斐 通讯员 袁佳 阅读量:10000 2025-04-29 16:57:03

本网讯 (记者 李斐  通讯员 袁佳)4月27日,在马鞍山市公安局花山分局户政中心负责人吴金梅坚持不懈努力下,来自甘肃的谢女士终于替其父亲在马寻亲成功。当晚,谢女士第一次通过视频连线见到自己素未谋面的伯伯。至此,这场跨越近60年的寻亲故事在马鞍山画上温暖句号。

4月16日,跨越2000多公里,谢女士从甘肃辗转来到马鞍山。出了高铁站,她径直走进附近的高铁东站警务站。得知谢女士来马替父寻亲,该站站长王炜热情地接待了她,并积极帮其联系了花山公安分局户政中心负责人吴金梅。

 第二日,谢女士来到花山公安分局户政中心,与吴金梅见了面。通过她提供的一份领养协议书和一张已经泛黄的出生证明,吴金梅了解了事情的大致情况。

谢女士的父亲原本姓吴,今年60岁。由于家里贫困,1966年2月3日,出生仅一个多月的他被养父母领养,之后随养父母从马鞍山到甘肃生活至今。

今年年初,谢女士的父亲在整理养父母遗物时,意外发现了自己的领养协议和出生证明,亲生父母的签名也赫然在目。

“知道自己被领养一事后,父亲常说‘总觉得心里缺了一块’。”为了寻找父亲的血脉根源,完成父亲的心愿,谢女士特意请了假,踏上替父寻亲之路。

了解情况后,吴金梅通过谢女士父亲的领养协议、出生证上的姓名和地址信息,通过多方查询,确定了其生父母,但两位老人已于70年代相继去世,家庭成员情况无法在现有的户籍档案里直接查询到。

随后,吴金梅调整思路,对领养协议中的见证人进行查询,并顺利联系到其后代。从见证人后代的口中,证实谢女士的父亲当年确实因家庭困难被领养,由于双方家长有约定,后期没有与见证人走动,于是也就失去了联系。

为了尽快帮谢女士的父亲找到亲人,吴金梅没有放弃,当她再次翻看领养协议和出生证时,发现生父母给其曾取名“吴太某”。

“‘太’字辈!”这个顿悟瞬间为寻亲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吴金梅运用大数据交叉比对,抓取核心字“吴太”,再核对近千条数据,通过年龄段筛查和人像匹配,成功抓取到一位疑似谢女士父亲的哥哥吴先生。

随后,吴金梅立即与这位吴先生联系核实情况。在相继拨打了37次电话无人接听后,她立即联系社区民警多次前往其租住地,结果都扑了空。

“你好,打扰你了,方便回个电话吗?”“你小时候可在后钟村那儿住过的呀?”4月25日上午,在连续发了两条短信后,吴金梅接到了对方打来的电话。

后经核实和查证,这位吴先生正是谢女士要找的人——她父亲的哥哥,她的伯伯。

 “我们家里总共兄弟姐妹5人,我比弟弟大3岁,当年家里实在太困难,父母才忍痛将弟弟送人。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想找到弟弟,但也不知道去哪里找,没想到还能见到我的弟弟。”得知消息,来到花山公安分局户政中心,吴先生既惊喜又感动。

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一通跨越2000多公里的视频通话见证着亲人团聚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