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红土地展新颜
来源:王清 阅读量:10000 2025-04-28 10:21:47

4月21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融媒体采风活动在革命老区六安启动。记者深入六安采访,记录老区发展成就。

万亩茶园 香飘海内外

谷雨刚过,六安瓜片核心产区之一的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茶园里人影攒动,一场春雨让茶农们喜悦迎来丰收。独山镇位于裕安区东南部,占地189平方公里,22个村,高山环抱,云雾缭绕,竹茶相间。主导产业是茶产业,主要产品是“六安瓜片”绿茶。独山镇是六安瓜片的核心区和原产地,目前,全镇现有精品老茶园6万余亩,其中拥有新开采茶园0.7 万亩,有机茶园1.5万亩,绿色食品茶园2.77 万亩,改造提升2000余亩,年产量达35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全镇共22个村,茶叶规模种植覆盖面达18个村居,可谓家家有茶园,户户均收益。

近年来,裕安区把茶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以茶致富、以茶兴业,加快茶种培植、基地培育、茶质提升,强化产地保护、产品开发、品牌宣传,六安瓜片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逐年提高,品牌形象、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生态价值、综合效益日渐凸显,先后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老字号、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上海世博会专用茶、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该区因此获批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区、安徽省茶产业发展十强县区。目前全区茶园总面积稳定在20万亩,其中开采茶园17.5万亩,有机茶园1.4万亩,绿色食品茶园3.5万亩;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8万亩,发展茶叶加工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93家,其中规上茶叶加工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

“再生稻”鼓了百姓的“钱袋子”

进入霍邱县白莲乡,映入眼帘成片的秧苗长势喜人,此时的再生稻正已进入关键栽种期。

霍邱县是全省再生稻种植第一大县,2024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68万亩。再生稻俗称 "二茬稻米",其种植模式极具优势,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休眠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苗并抽穗成熟,实现 “种一次收两季”。相比传统种植,它无需第二季重新播种插秧,且化肥施用量少,兼具生态环保效益,是省工、省力、省种、节本的新型稻作。

白莲乡依托稻丰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围绕水稻、小麦种植,开展烘干、保护价收购、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等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同时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咨询、农机作业等服务,全方位解决农户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难题。公司持有 “莲珍” 牌食用油和 “皖莲珍” 牌优质大米商标,日烘干粮食 500 吨,年产再生稻优质大米 15 万斤。不仅鼓了百姓的 “钱袋子”,更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跨省共筑生态城

叶集与固始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产业相融,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方面具有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

作为 “十四五” 安徽省第一个获批新开工的重点水利工程,史河防洪治理工程承载着豫皖两地协同发展的殷切期望。项目启动以来,叶集区对505米的史河险工段进行治理、完成1.3千米的河床滩面平整、新建了五里拐橡胶坝。

生态环境“一体治理”稳步开展,史河橡胶坝联合调度机制正式落地,五里拐橡胶坝调度协议已签订。持续落实两地史河跨界河流联合监管协议,开展史河巡河检查,加强河道管理与保护,截至目前固始李畈国控断面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水质优良率达100%。社会治理“一体协作”积极推进,联合开展防汛抢险水上应急演练等执法行动,区域性应急联动纳入两地《重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签订两地警务合作协议,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合力打掉盗窃团伙8个,打掉地下流动赌场16处,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0余人,寻回失联人员5人,联合化解矛盾纠纷30起。(记者 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