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邻里纠纷调解,到普法知识宣讲;从风险隐患排查,到便民业务代办……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把“一村一警”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中,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也让乡村更加和谐有序。
在十河镇大周村村警开展调解工作现场,两位村民因栽树引发纠纷。村警薛顺耐心调解,劝说双方要发扬六尺巷精神,矛盾得到顺利化解。
“ 警察同志讲得很在理,邻居之间确实要多包容。”村民薛殿玉说。
“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日常入户走访、信息采集、宣传法律知识等,并帮群众办理身份证换领等便民业务。”薛顺说。
自“一村一辅警”工作实施以来,村警配合村干部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从去年12月份以来。在村警的帮助下,大周村有效化解40余件矛盾纠纷。
十河镇李小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卢先社介绍,辅警已成为政策宣传和矛盾排查的“多面手 ”,不仅帮助群众做法律明白人,还及时发现矛盾并进行处理。
目前,全区276个村(社区)均配备1名驻村(社区)辅警,配备率达100%。233名驻村辅警中,挂职村委会成员189人、村党组织成员44人;43名驻社区辅警中,挂职居委会成员36人、社区党组织成员7人。
谯城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卞宏辉介绍,在开展“一村一警”工作中,细化了驻村社区辅警宣传引导“广播员”、村情民意“调查员”、风险隐患“预警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综合治理“督导员”五大工作职责和“四个一” 工作要求,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和基层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吴红梅 丁兴根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