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省仲裁协会印发《安徽省现代仲裁机构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着力提升全省仲裁工作发展能级。
工作方案提出,全省现代仲裁机构建设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以提升仲裁机构引领力、公信力、发展力、影响力为重点,全面加强仲裁机构党建、管理、业务、服务各项工作。到2025年底,全省仲裁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到2026年底,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仲裁机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到2027年底,安徽仲裁整体工作保持全国一流先进行列。
工作方案明确,各仲裁委员会要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全力服务汽车“首位产业”、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差异化发展,强化仲裁供给侧改革,有效增加每10万人仲裁供给总量,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中心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建立金融、知识产权、建设工程、海事海商、互联网、商事调解等仲裁工作部门。主动拓展涉外仲裁业务,积极开展国际贸易、涉外投资、跨境电子商务等仲裁服务。
工作方案要求,各仲裁委员会要以服务创新为依托,完善仲裁服务流程,推进全时空仲裁服务,实现非工作时间、节假日时间可预约,建立官方网站、微信小程序、客户端等多平台便捷立案通道。优化仲裁办案模式,推进仲裁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离,完善简易快裁快调模式,持续压缩案件办理时限。探索推进电子送达、第三方送达等方式,探索建立要素式仲裁办案模式,提高仲裁案件快速结案率、调解和解率和自动履行率。(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