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表贤能,彰扬礼德”,旌德之名蕴含深意。这座地处皖南腹地、西倚黄山的小城,是 “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更是全国第一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其生态优美,重峦叠翠,绿水悠悠,滋养一方。而旌德县人民法院打造的 “旌法文化”,也如潺潺溪流,默默润泽着一代又一代法院干警。近年来,旌德法院始终秉持文化兴院理念,聚焦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在引领铸魂、滋养润心、反哺传承方面的功能,为推动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以阅读为名,书写 “读书笔记”
2022 年 5 月,旌德法院的 “旌法书吧” 正式启用。这里灯光柔和、沙发舒适、环境安静,宛如一方阅读的净土。书吧拥有 2000 余册各类书刊,涵盖法律、历史、文学、哲学等,还有 40 多种电子读物及报纸杂志,并设有学习角、图书漂流角、咖啡角等区域,是干警们学习提升的 “能量站”,开启了他们的书香之旅。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快到了,本月读书分享会啥时候举行?我有好书想分享!” 热衷分享的立案庭干警张韧满怀期待地询问。依托书吧,旌德法院创新开展 “旌法书香 —— 阅享你我” 读书分享会,每月一期。干警们相聚于此,分享读书心得、庭审感悟、电影桥段,话题涵盖学习、工作、生活。执行庭干警张国梅感慨:“和同事们围坐交流,敞开心扉,精神愉悦,工作也更有干劲。”
截至目前,读书分享会已举办 34 期。干警们曾借 “诗词飞花令” 沉浸传统文化,也曾漫步户外探讨 “慢生活”,还与多单位合办读书分享会,实现阅读 “破圈”。干警们表示,读书分享让他们在 “大我” 中认识 “小我”,在书籍里成就更好的自己。
每年,旌德法院都会将读书分享会内容编印成《我们的读书笔记》图文册,留存精彩瞬间。院长许磊说:“读书能沉淀自我、拓展视野、积聚正能量。希望大家珍惜分享平台,碰撞思想,加速融合创新。” 读书分享会宛如 “文化磁铁”,凝聚干警,形成好读、善读、领读之风,转化为司法担当与实务能力。
以青春为题,唤醒奋进力量
翻开《青春旌法》图册,2025 年 1 月成册,其中满是近 4 年青春活动的精彩照片。“青春旌法 别样五月” 青春汇演的欢笑、“读诗样青春 颂五四精神” 经典诵读会的激昂、“我和我的祖国” 主题演讲比赛的豪情,展现着旌法人的青春风采。
文化力量无形却坚韧,历久弥新。旌德法院精准把握干警精神需求,以优秀文化熏陶、丰富活动鼓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自 2021 年起,每年五四青年节举办 “青春旌法 别样五月” 青春汇演,节目精彩纷呈,有激情的诗文朗诵、悠扬的乐器演奏、灵动的舞蹈等。受邀评委赞叹:“看到了旌法人的别样青春!” 立案庭干警蒋莹表演后表示:“青年干警将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奉献青春。”
此外,法院还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主题诵读会展现干警新风貌;“光阴的故事” 历史档案图片展呈现法院奋斗历程;“旌法随手拍” 摄影展让干警捕捉生活美好;“我的读书故事” 主题征文抒发对阅读与生活的热爱。副院长汪艳称:“多元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为干警成长提供动力,让文化‘软实力’支撑业务‘硬实力’。”
以笔尖为刃,守护公平正义
2024 年,旌德法院全力讲好旌法故事、传播法治声音,全年向各级媒体推送超 200 篇稿件。《人民法院报》采用 5 篇,《安徽日报》《安徽法治报》《江淮法治》等省级媒体采用 106 篇,最高法院公众号单条推送 “为王阿姨找到了失踪的儿子”,省高院公众号先后采用 14 篇原创内容。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司法故事,如同点点星火,在融媒体时代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法治信仰。
庙首法庭法官助理张驰捧着《旌法有声》对行政庭庭长吴玲说:“吴法官,您的办案札记写得太好啦!”2025 年 1 月汇编成册的《旌法有声》,收录 2024 年被媒体采用的稿件,既有案件纪实彰显公平正义,也有田间调解的生动故事,见证着旌法人用文字和镜头传递司法温度、记录法治进程。
旌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磊表示:“这些文字和影像,是司法公开答卷与法治进程注脚。新一年将深化宣传理念,让法治声音传得更远。” 当法治宣传搭乘融媒快车,司法阳光以更温暖的方式普照法治大地。
法院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持续推进。据悉,旌德法院将深挖文化潜力,打造特色品牌,坚持法院文化建设同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同频共振,以文化 “软实力” 为审判执行高质量发展赋能,让 “旌法文化” 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 。(通讯员 张仁祯 记者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