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项目建设迎来关键转折点。记者从省港口运营公司了解到,目前该项目一阶段工程已步入收尾攻坚阶段,计划于 2025 年 5 月完成交工验收,8 月正式竣工并投入运营。这一项目建成后,将华丽变身为淮河流域首个大型煤炭专用码头,为区域物流体系的升级发展按下 “加速键”。
淮南港综合码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落于淮河与引江济淮工程的交汇处,距离江淮运河入淮口仅 30 公里,牢牢占据着皖北水运的核心节点位置。该项目总投资达 7.7 亿元,规划设计年吞吐量为 510 万吨,配备 4 个 2000 吨级泊位,其中 3 个用于煤炭散货运输、1 个用于件杂货运输,并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以及现代化的装卸设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淮南港综合码头具备 “公铁水” 多式联运功能,这一功能将成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淮南港综合码头的建成,填补了淮河流域大型煤炭专用码头的空白,意义非凡。项目依托铁路专用线,与淮河能源集团自营铁路网实现无缝对接,成功构建起 “矿区铁路集运 - 港口智能中转 - 水路辐射长三角” 的煤炭运输闭环。通过储配煤功能的发挥,结合淮河能源产能战略调整,能够大幅降低周边电力企业的燃煤成本,进一步优化完善区域资源供应链体系。
省港口运营公司表示,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加速构建 “煤炭主导、多元互补” 的发展格局。未来,港口不仅聚焦煤炭运输主业,还将积极拓展化工原料、集装箱等多元化货种运输业务,持续促进港口物流产业链的延伸与壮大,推动临港产业集聚发展。预计未来港口年产值可达 4500 万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淮南港投运后,将进一步强化皖北地区与长三角区域的物资流通联动,有力推动 “皖煤东输” 和 “北货南运”。其智能化中转功能与江淮运河亿吨级航道相互协作,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为淮南建设国家级现代能源基地、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谭敏 潘士清 陈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