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李斐 通讯员 甘永生)随着城市发展提速,“一路红灯”的拥堵焦虑如何破解?4月11日,记者从马鞍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交警部门以科技赋能交管,通过“绿波带”协调控制技术,用智慧化手段为市民铺就“畅通之路”,交出安全畅通的高分答卷。
面对机动车保有量激增与群众对出行效率的迫切需求,马鞍山交警以智慧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率先建成交通信号中心管控系统V1.0版,推动该市95%的路口实现联网联控。通过大数据分析车流规律、动态优化信号配时,形成“绿波协调控制”策略,车辆以设定速度行驶时可连续通过多个绿灯路口,大幅减少等待时间。目前,市区主干道“绿波带”基本实现全覆盖,整体通行效率提高17.6%,科技赋能为城市交通注入“智慧基因”。
全长10.3公里的慈湖河路贯穿马鞍山市南北,该路段20个信控路口曾是市民口中的“红灯长廊”。如今,通过“绿波带”改造后,该路段车辆平均通行时间由原先的17分钟缩短至10分钟。
“绿波带”的背后,是交警部门“数据跑腿+人工精调”的双重努力。据悉,马鞍山交警部门成立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专班,结合群众出行习惯,分时段、分路段定制个性化方案。例如,在商业区路段延长夜间绿灯时长;在学校、医院周边增设行人优先相位,让交通管理既有“速度”、更有“温度”。此外,针对道路施工、流量变化等实际情况,通过“线上监测+线下巡检”动态调整策略,确保绿波效果“不褪色”。
“优化‘绿波’控制,提升驾驶人出行体验,是我们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马鞍山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进信号控制“全城联网、全域联动”,探索更多场景的深化应用,让城市交通脉搏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让智慧交通成果惠及更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