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淮北:综治中心 “强引擎” 驱动社会治理 “加速度”
来源:记者 赵正溪 阅读量:10000 2025-04-10 16:55:43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和劳动合同相关的法律问题!”3月27日上午,两名女子走进淮北市烈山区综治中心咨询法律问题,工作人员为她们进行耐心详细地解答。

踏入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厅多窗口”的布局,宽敞明亮的群众接待大厅与功能齐全的矛盾纠纷调解窗口、诉调对接窗口、律师服务窗口、劳资纠纷窗口等,在这里群众可享受“一站式”办理各类事务,可以实现诉求的快速响应和解决。

近年来,淮北市锚定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紧扣 “实用、实战、高效” 的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再攀新高峰,为城市基层治理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能。2024 年以来,该市成功调解纠纷 1.47 万件,调解成功率超 99%。

设施强基,筑牢社会稳定底盘。党建领航,“党建 + 综治中心” 模式落地生根,全市超八成覆盖率的综治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成为基层治理 “红色堡垒”,不仅强化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引领作用,更为凝聚民心、汇集民力搭建了平台,让社会治理从 “单兵作战” 走向 “协同共治”,夯实了社会稳定根基。信息化整合大刀阔斧,依托本地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 指挥平台有效对接,海量监控点位与高办结率的综治信息化平台,为城市治安防控、风险预警提供了精准依据,有效预防违法犯罪行为,更好地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多部门入驻综治中心携手共进,“9 + X” 系统信息采集完备,共享共用助力综合信息化水平飞跃,打破部门壁垒,优化行政资源配置,以高效治理服务城市发展需求。一体化运行更是便民利民,“一站式” 多元矛盾纠纷化解调处中心聚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专业调解四方调解资源,群众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就能解纠纷,极大节省群众维权成本,化解社会矛盾 “燃点”,有效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队伍赋能,提升精细治理效能。组织架构上,全市综治中心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定位明晰,各级人员配备逐步到位,从市级到村级,综治 “责任人” 各司其职。全市精心划分 1817 个政法综治网格,对应党支部、党小组扎根网格,网格员、社区领导账号全覆盖,构建起严密的基层治理网络。培训提升常抓不懈,23 期培训班、36 次技能竞赛,为网格员强 “内功”,使其能精准高效应对基层复杂问题,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适配城市多元发展需求。法律服务贴心下沉,2327 名 “法律明白人” 扎根 443 个法律服务微信群,法治宣传、咨询不断大家,为矛盾化解注入法治力量,提升市民法治素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为城市长远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考核驱动,保障发展行稳致远。考核 “指挥棒” 激发澎湃活力,保障社会持续进步。综治中心建设融入平安建设与市域社会治理大局,同频共振。其规范化运行情况深度嵌入平安建设考核与年底各级政法书记述职评议,分类考核、细化清单,责任到部门、考评到个人,与综合、个人考评挂钩,激活建设 “源动力”,促使各级部门、人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持续优化社会治理成效,保障城市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制度领航,助推社会提质增效。系列实施意见、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六联” 工作协同发力,7 项运行管理机制与规范的资料分类设置,让群众诉求办理形成 “网上网下” 联动闭环,反馈、评价及时高效,增强政府公信力,提升市民对城市治理的信任度。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多元功能凸显,矛盾化解、心理咨询、群众接待一应俱全,联动各方基层力量筑牢治安防线,促进邻里和谐、社区团结,提升社会凝聚力。人防、物防、技防一体推进,网格员每日巡查、将隐患排查、信息录入,“雪亮工程” 实时监控、可视化调度,打通基层治理 “最后一公里”。(记者 赵正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