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的过程中,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检察院立足主城区人口密集的特点,优先妥善办理人民群众反响强烈、涉及民生民利、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侵犯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案件,把“高质效办案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具体案件的办理全过程各环节,让公平公正可触可感。
精准发力 支持起诉助被欠薪女工维权
田家庵区检察院持续深化“检察蓝”助力讨薪专项行动,成立支持起诉办案组,快、准、优办支持起诉案件。办案组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向法院提交书面支持起诉书等方式综合履职,所办理的支持起诉案件,除当事人自行撤诉外,均获得法院采纳。截至2025年2月,田家庵区检察院累计办理支持起诉案件70余件,帮助农民工、妇女、老年人等80余人依法维权。
其中,妇女赵某劳务合同纠纷一案令人印象深刻。2022年6月,妇女赵某焦急地到田家庵区检察院求助,因为赵某缺乏法律知识,并未签订劳务合同,仅有公司老板签署的载明欠薪赵某8800余元的欠条。支持起诉办案组审查后,发现赵某的情况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支持起诉条件,办案组立即启动“支持起诉”绿色通道,告知其诉讼管辖法院,所需搜集的身份证明、劳务关系证明材料及证据搜集方法,特别安慰赵某:“别着急,可以回工作单位调取自己的考勤记录,再到银行打印工资流水,这些都是对你有利的证据材料。”
当完整的证据链提交检察官联席会审议时,分管副检察长特别叮嘱:“涉及妇女权益保护,必须把每个证据节点核实清楚。”随后,田家庵区检察院依法向区人民法院发出了支持起诉书。法院经审理,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意见,判决赵某胜诉,赵某也成功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
延伸服务 支持起诉与司法救助无缝衔接
在深化支持起诉工作中,田家庵区检察院不仅注重诉讼程序支持,还主动延伸司法服务链条。2023年春节前,9名打赢了官司却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而陷入困境的农民工围在检察院12309大厅求助。得知他们面临没钱回家过年、家人生病急需用钱等难题,民事检察团队立即启动"支持起诉+司法救助"联动机制。“综合考虑该9名农民工现实生活情况,根据《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规定,我建议移送司法救助线索。”案件承办检察官审查认为,为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落实落地,理应将该案提请检察官联席讨论是否移送司法救助线索。
检察官联席会上,与会检察官们逐条对照救助标准,从法理情角度出发,均同意办案检察官意见,同意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及时弥补他们的经济损失。在领取司法救助金的现场,9名农民工连声感谢“检察院让咱能过一个安稳年了”,并自发向国徽深深鞠躬。
引入机制 多元解纷提升“护弱”执行力
“老百姓要的公平正义,就藏在这些讨薪、维权的小案里。”田家庵区检察院主要负责人表示。为了破解弱势群体“不能诉、不敢诉”难题,2023年11月,该院主动联系田家庵区司法行政部门,建立支持起诉和法律援助工作协作配合机制,明确线索互通、案件移送等协作细则,形成“民事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合力,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欠薪线索,便同步抄送检察院民事检察部。在法律援助中心与田家庵区检察院的协同助力下,农民工李某的权利得到维护。
据悉,李某在工地上从事零工,本应日结的工资却被一拖再拖,无奈之下,他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将欠薪方诉至法庭。起初,对法律程序一无所知的李某,不清楚起诉、诉状以及原被告的概念,田家庵区检察院支持起诉办案组主动介入,为李某讲解法律名词、诉讼程序、搜集证据方式方法,同时协助李某书写起诉状、支持起诉申请书等材料。近日,案件判决结果出炉,李某胜诉,且对方未提起上诉,判决现已生效。若欠薪方在规定时间内仍未履行支付义务,李某将依法申请强制执行。一个月前,李某通过电话向田家庵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告知了这一好消息。
人间四月,田家庵区检察院的广场路人来人往,“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鎏金大字熠熠生辉,见证着“检察为民”的实践永远在路上。(本网记者 谢晴雨 通讯员 金晧 张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