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家团圆、欢聚一堂的大年三十,在合肥监狱依然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守岁人”,在高墙之内默默坚守岗位,守护着一方平安,他们用独属于监狱民警的“守岁故事”,诠释着这份维护安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60后的“老张”
张政,在合肥监狱工作已近四十年,今年就要退休了,但这个年三十,他依旧早早来到执勤岗位。
老张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原本计划今年春节一家人团聚。可老张知道,春节期间年轻同志需要更多时间回家团聚,他便主动留了下来。
“我干了一辈子警察,知道春节是关键节点,这时候不在岗,心里不踏实。”老张话语里带着笑容,那笑容满是对这份职业的执着和自信。
他像往常一样认真地巡查每一个监房,和罪犯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于年轻民警来说,老张就像一本活教材。他耐心地给新民警传授管理经验,告诉他们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如何与罪犯沟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老张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监狱民警的责任与使命。
70后的“刘教”
自担任监区教导员以来,刘从庆几乎每个春节都是在高墙内度过。
“春节期间维护监管安全任务重、事务繁琐,我是支部书记,我当然要留下!” 每年几乎同样的说辞,却年年打动着身边的同事。
作为监区党支部书记、教导员,刘从庆总是事事冲在前头。同事有困难,他第一时间补位,节假日警力紧张,他带头留守。
今年春节,监区同志主动提出替他值班,他却婉拒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们孩子都很小,怎么好让你们帮我值班。”
大年三十,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时,刘从庆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仔细将罪犯档案检查归档,认真监听每一个罪犯的亲情电话,仔细巡查每一处监管设施,与罪犯谈心交流,安抚他们思乡情绪。晚上,刘从庆和同事们一起组织罪犯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用节日的气氛感召他们向善向好。
零点钟声敲响,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刘从庆望着窗外,心中充满思念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欣慰。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着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重任,只要监管秩序平稳,这个春节的坚守就意义非凡。
80后的“张队”
春节上班前,女儿拉着他的手问:“爸爸,你和妈妈过年还上班吗?”张龙心里满是愧疚和不舍,但还是微笑着说:“爸爸妈妈还有任务要完成啊。”
张龙和妻子都是监狱民警,一个在合肥监狱、一个在女子监狱,且均在一线。今年的春节,对于他们而言,又是一次双警齐出的日子。
作为80后,张龙和妻子都是业务主力军,也主动承担了很多具体工作。罪犯思想教育、执勤台账、刑罚业务、又或者是监区日常管理等等,春节期间,张龙更是“承包”了大部分罪犯的亲情电话监听复听工作,确保及时掌握罪犯的思想状况。
在工作间隙,张龙拿出妻子和女儿的照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尽管心中牵挂着家人,张龙却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监狱民警的责任,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虽然不能阖家团圆,但对讲机传来的那一声声“一切正常”,让他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90后的“小谢”
参加工作刚满两年,这是谢鹏第二次在单位过春节。去年他还有些不适应,今年工作上的成长,让小谢从容了许多。
小谢的父母都在外务工,他们一直以儿子为荣。年三十这天,父母给他打来电话,再三叮嘱:“家里不用你操心,一定要把工作搞好,自己在单位注意身体,值班结束就回家,爸妈在家里等着你。”
“爸妈,你们放心吧,我这边都挺好。”小谢并没有和父母说过太多工作的事,但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却是他最大的动力。
整个春节期间,小谢积极参与了各项工作,他组织罪犯贴春联、挂灯笼,营造出浓浓的年味,还主动承担起罪犯联欢会的编排和指导工作,看着充满年节气息的监区,谢鹏心中充满成就感。
“在这里,我不仅找到了工作的意义,明白了职业和事业的区别,更懂得了奉献和担当,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小谢坚定地说。
00后的“小小李”
李炜杰是今年新入职的民警,这也是他第一次在监狱岗位上过年。他怀着对警察职业的无限憧憬来到这里,年三十的值班对他来说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小李的家在外地,父母原本打算过来陪他过年,但考虑到他工作忙,就取消了行程。
“刚开始心里有点失落,但看到这么多同事过年都在岗位上坚守,我觉得自己不能退缩。”小李说道。
他趁着节日,跟着老民警学经验、涨本领;巡逻巡控、执勤守岗一丝不苟;安全检查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小李用认真细致的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也让自己体会到了从警之路的付出和不易。
“我希望用一份满分的工作答卷,让这个春节过得更有意义。”小李眼中闪烁着光芒,如同除夕夜晚明亮的灯火。
在这个春节,无论是60后的“老张”还是70后的刘教,又或者是00后的“小小李”……他们都只是众多一线民警坚守岗位的春节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监狱高墙内、在不为人知的一角,默默“守岁”、默默守护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他们共同抒写了这个春节最美的“警色”。(谭大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