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识到擅自拆除邻居围墙建房是不对的,我尽快帮他修起来,并给予经济补偿……”霞坑村村民吴某龙诚恳说道。最终,双方当事人放下积怨,握手言和。
1月6日,歙县霞坑镇综治工作中心主任胡广治化解的一起矛盾纠纷,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谈起这起纠纷的快速妥善化解,胡主任说道,这得益于县委政法委几日前举办的调解能力培训班,从培训的相邻关系纠纷调解案例中得到借鉴。
去年以来,歙县通过编写教材、精选教员、优化教程、提升教力,连续举办3期基层调解能力提升专题班,首次实现全县28个乡镇192个村(社区)264名基层人民调解员集中培训全覆盖,旨在提升基层调解员调解、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为基层治理蓄势赋能。
思想洗礼“补钙”
在每一期开班式上,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会乐都亲自动员,就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做好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为学员们作精彩的辅导报告。
辅导报告指出:人民调解是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之花”,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新常态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需要。强调:要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解,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立足歙县实际发展创新“枫桥经验”,把调解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始终,做到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业务授课“料足”
翻开课程表,从调解理论到调解实务,培训“干货”满满:《用法治思维助推乡村和美善》《强化使命担当,倾力解纷止争》《为人物画像,解基层纠纷》《皖家平安“翕事堂” 婚调建设和美家》……11位法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金牌调解员等进行专题授课。
“在调解实战过程中,巧妙运用精准画像对当事人进行归类,利用合适技战法因人施策,可以达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的效果……”县法院党组成员、深渡法庭庭长汪朝亮以《为人物画像,解基层纠纷》为题,围绕纠纷就地化解的路径、困境、技巧等,结合具体案例,与在场学员分享了纠纷调解的有效策略。
“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个事例一直调解不成的缘由在哪?”徽城派出所民警、金牌调解员江剑标从另一个侧面为学员传道授业解惑,诙谐幽默的授课赢得学员们连连叫好。
7天,22次集中专题授课,3次交流研讨,培训班全程高能、精彩纷呈。以参训学员的需求为导向,通过以案释法、案件点评、经验分享等方式,让学员掌握了许多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有效调解纠纷的方式方法。
研讨交流“提神”
集众思,广忠益。通过授课,同时结合歙县县委政法委编撰的《基层调解实践指引》工具书,学员们进行研讨交流,互相切磋,分享各自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做法。
“针对冲动型的当事人,要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焦点及诉求,认真倾听,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为后续成功调解打下良好基础”,北岸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操晶晶谈到。
热烈的发言,见证着基层调解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王村镇综治中心主任李晨昱表示:“在未来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道路上,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行动,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目前,歙县已建立县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务中心1个,经开区管委员人民调委会1个,乡镇(街道)人民调委会28个,村(社区)人民调委会19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7个,通过夯实基础,培训赋能,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水平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29件,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获全国“八五”普法通报表扬,创成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