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感谢你们人性化办案,如果贴了封条,我这店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你们达成协议,纠纷就地解决了,这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打官司耗时耗力耗钱,没必要,为你们友好协商点赞!”
这是黄山歙县一位店主与歙县法院法官对话的一幕。
2023年,刘某在抖音看中一款二手车,遂与发布人汪某联系,双方一来二往谈好价格,并约定线下交易地点。第二天,见面,验车,刘某表示愿意购买该车辆,但是因为手头资金不足,于是通过汪某介绍,在某贷款公司办理个人消费贷款8万元,该款打入汪某指定账户后,双方完成交易,车子顺利过户。刘某使用一周左右,感觉车子油耗有点大,于是找到汪某,协商能否换一辆车子。经过继续交流,刘某选中一辆油耗较小的车子,双方约定,第一辆车子虽然登记在刘某名下,但是交由汪某处理,每个月的车贷由汪某支付刘某,再由刘某支付给贷款公司,待车贷还清,车子再过户到汪某名下。
第一辆车贷款总共35期,开始几个月,汪某都按约定支付车贷给刘某,刘某收到款项后,也按时支付给贷款公司,一切顺风顺水。然而到了2024年7月,汪某开始不按时支付车贷,8月更是停止了支付,导致刘某被车贷公司催款多次。刘某到汪某处找车子,想把车子要回来,但是几番周折,未发现车子下落。事情又过了2个多月,这期间焦急的刘某经常在汪某家附近及当地几个二手车行门口转悠。11月20日,他发现车子停在一家陌生二手车行门口,刘某顿生疑惑,并有不详预感,车子怎么在这个二手车行门口?于是他决定起诉汪某,在起诉前,他向歙县法院申请诉前保全,要求扣押该车辆。
歙县人民法院深渡法庭受理刘某诉前保全后,依法做出诉前保全裁定,并于11月26日前往该车行门口准备强制扣押该车辆。到达现场后,法官发现,车行位于交通便利地段,且门口人员较多,如果采用强制拖车的方式扣押车辆,势必会引起围观或者其他猜测。这时正好车行老板胡某迎上来,询问法官事由,法官告知要扣押某车辆,胡某马上激动说:“这个车子是我花了25000元收购的,你们不能随便扣押。”法官感觉事情蹊跷,立即指令法警暂缓贴封条、扣押,要求胡某进店说明详细情况。经过了解,原来汪某因还不起车贷,遂将车子交由胡某出售,并承诺车子来源合法,双方达成协议后,汪某收了胡某25000元车款。
法官当即告知胡某此类经营的风险和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要求胡某立即将汪某找来处理,随即车贷公司也到了现场,一起诉前保全案件,演变成一场诉前调解。法官跟各方讲明法律关系、告知诉讼风险和成本,引导各方协商解决,最终汪某同意返还25000元给胡某,车子交由车贷公司处置,刘某的车贷不再续还。一场可能诉讼的纠纷,因诉前保全顺利化解。
法官从包里拿出来的封条,又收了回去。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官洞察景情、人情、事情,多用群众需要的方式,多用群众的视角换位思考。这样一来,案结事了、定纷止争,均能实现。(深渡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