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犁桥村,一幅美丽祥和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的水系,井然有序的街巷、村舍,让人不禁感叹水乡之美。而这背后,离不开西联镇各级人大代表们的努力与付出。
近年来,西联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尽责,多元探索“代表联络站+”新模式,全力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当好和美乡村建设的宣传员、践行人和监督者,擦亮乡村振兴亮丽“底色”。
发扬实干精神 强化宣传引导
自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西联镇不断完善“代表联络站+宣传”,代表们积极履职、主动作为,争做和美乡村建设的宣传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微信群、广播、电子显示屏和公示栏广泛宣传相关政策,并与村干部、志愿者一起深入各选区的村民组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环境卫生知识,引导群众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卫生,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营造“人人关心环境、群众自觉行动”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及自身优势,定期与群众一起对村庄道路、明沟、塘口开展垃圾清理及常态化管护,并逐房逐户开展房前屋后整治,实现村庄内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杜绝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
代表们用自身行动影响带动群众,转变群众思想,不断提高群众保护环境卫生、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村容村貌有了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活动、“代表联络站+庭院夜话”等宣传活动6次,张贴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4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发挥服务功能 广泛汲取民意
在环境整治工作开展过程中,西联镇不断优化“代表联络站+服务”,广泛收集民意,让民意落地生根。
代表们在联络站开展专题接待日、人大代表和共青团员面对面等活动,多渠道了解群众意愿,收集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合理建议和诉求。同时,西联镇拓展延伸代表联络站的工作模式,将议事地点转移到群众住所及田间地头,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等内容,一线收集村情民意,帮助协调群众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代表们研讨多方收集的信息,形成针对性的代表意见和建议,再由西联镇人大办反馈至相关部门。
今年以来,西联镇针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了专题接待日、人大代表和共青团员面对面及“代表联络站+庭院夜话”等活动5次,参与群众150人次,累计收集关于生态保护、村庄美化等方面的村情民意10余条,合并形成代表建议4条,全方位助力无功能建筑拆除、围墙拆除改造,沟塘清淤以及道路拓宽等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履行监督职责 保障工作质效
在环境整治工作落实过程中,西联镇不断强化“代表联络站+监督”,全程参与,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
代表们根据工作计划,定期深入村组开展代表小组活动,视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及省级中心村长效管理工作,重点查看了主干道环境卫生、公共厕所整治、农村污水治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以及无功能建筑和围墙拆除改造等情况。同时,全过程助力并监督犁桥烟火文创基地、犁与桥乡村创客中心、桥梁建设、污水处理、道路畅通和沟塘清淤等多个和美乡村项目,在项目实施的前、中、后期分别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
针对发现的问题,代表们及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第一时间转交相关部门和责任村,并限定时间节点整改办结。今年以来,代表们前后组织开展了4次调研和视察工作,发现并交办问题20余件,现已全部完成整改。(记者 吴文珍 通讯员 邵君天 胡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