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探索基层善治之道 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来源:通讯员 王超 吴燕 记者 尤忠祥 阅读量:10000 2024-11-18 17:48:30

11月14日,记者从东至县尧渡镇了解到,该镇通过学习推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探索出了一条丰富基层善治的实践路径,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

“门前这块花圃多少年都是这样,要是拆了我还怎么种地?不能拆。”“我认为这些雨棚和花圃不仅不美观,还挡住了消防通道,安全隐患很大,应该立即清理。”去年,在尧渡镇河西社区的服务大厅内,居民们就西河山庄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前来投诉。

据悉,西河山庄小区建于2004年,共有10栋住宅楼312户居民。小区内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长期存在私占停车位、电动车堵塞消防通道等“老大难”问题,严重困扰着居民。尽管社区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居民们意见不一,难以达成共识。

如何增加居民归属感?如何做好社区服务工作、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成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提高生活水平的重中之重。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首先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河西社区党总支书记余卫东介绍,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将党小组建在村级网格上,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结合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围绕民生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和网格员队伍的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换为网格管理服务的实际效能。

破解基层治理困境还要突出“和理念”,强化德育德治。河西社区将六尺巷蕴含的“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融入村规民约,聚焦村组发展大事、身边民生实事、邻里关系琐事,因地制宜探索出“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工作法,推动群众协商共议、聚力共办,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贯穿始终。

“我们尊重居民的首创精神,精准问需,让他们都愿意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基层社会治理的力量就会更强大。”余卫东告诉记者,河西社区通过开办“雷锋积分超市”,引导热心群众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融入社区治理,外卖员、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也被纳入其中,鼓励他们收集社区内的突发问题,再由社区统筹协调,及时召开多方议事会,讨论解决方案,对接共建单位,并将结果公示,接受居民监督和评议,准确回应群众迫切需求。

“现在提出的问题都很快能被收集,解决速度和方法也很尊重我们的想法。”西河山庄小区居民汪云飞刚参加完最新一次的议事会后,心满意足地说道。

如今,西河山庄内杂乱的花圃变成美观绿化带,破旧的雨棚得到翻新加固,重新规划的停车位数量合理,配备的智能充电桩让电瓶车不再入户……截至目前,河西社区累计召开议事会26次,解决路灯损坏、房屋外墙脱落、雨污管道分流、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50余件,初步实现让党员“动”起来,让阵地“活”起来,让居民“议”起来的目标。

近年来,东至县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主动向群众问需、同群众论策,“讨论广泛参与、大事集体商定”的乡村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通讯员 王超 吴燕 记者 尤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