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临海童街道海孜矿中心社区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的社区治理体系,搭建自治共治载体、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强化居民德治观念,拓展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搭建自治共治载体,探索居民自治有效模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五社联动”机制,统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通过议事协商等模式,发挥居民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小区治理,激活社区治理柔性“引擎”。充分发掘辖区内的“好人”“能人”“热心人”,整合社区党员、热心群众、退役军人、物业员工、辖区周边商户等力量,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治理,共参与物业问题办理、民生帮扶等志愿服务200余次,解决民生诉求30余件。9名退休老党员不定期在小区内开展文明巡查,收集居民需求和意见建议,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5件。形成有困难大家帮,有事情一起干,有问题好商量的良好局面。
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法治水平。坚持用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一法宝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调委会的纽带作用,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教育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依托社区“法律明白人”和网格员走进校园、走进小区,定期进行法治宣传20余次,达到社区居民知法、懂法、守法、遵守居民公约的效果。近年来,社区无重大刑事案件、无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社区环境稳定有序,2023年获评淮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强化居民德治观念,厚植文明道德土壤。加强资源整合,为居民群众打造“家门口”的道德宣传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站,内设志愿服务点、居民接待站、心理疏导室等功能区,拓宽基层德治建设平台。打造文明家庭、文明楼栋等德治阵地,提升社区德治环境。用志愿服务将德治外化于行,常态化开展医疗救助、文化娱乐、道德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8场次,覆盖510人次。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通过文艺“微宣讲”,舞蹈、歌唱等形式,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内涵和实质,传递向上的精神能量。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普法宣传日”等关键节点,积极组织“最美家庭”评选、普法宣传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群众从“知”走到“行”,从“行”润到“心”,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形成了人人推动社区德治建设的良好氛围。(赵正溪 邓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