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杨亭村围绕“党建引领活力强、产业兴旺百姓富、生态宜居环境美、民风淳朴底蕴厚”的目标,走出一条“守绿强村、守绿兴业、守绿亲商、守绿富民”的农文旅高度融合,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奋进之路。
坚持党建强村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杨亭村立足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党员、能人乡贤引领作用,立足农民致富、农村稳定、农业增效,推进乡村振兴。
党组织带领。把创业能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引进来,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形成了“传帮带、学比超”的良好氛围;把3个支部阵地建在村民组党员家,定期召开“亭美夜话”、“板凳议事会”,有效解决解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急难愁盼问题和事务。
党员带头。结合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党员在人居环境、改水改厕、水利兴修、重点项目工程建设领办民生实事,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能人乡贤带动。建立能人乡贤名录,常态化与能人乡贤跟进对接,让能人和乡贤在乡村发展中“帮忙出招”,在乡村建设中“帮忙推进”,在乡村治理中“帮忙说话”,引领乡村振兴生动局面。
坚持绿色富村 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杨亭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坚定不移走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凝心聚力谋发展。因地制宜找准路子,历届“两委”坚定绿色发展方向,久久为功,牢牢把村集体资产掌握在自己手里,以林长制改革助推守“绿”生金。依托村集体2700亩林场,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现建成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1000亩,所产“龙山野茶”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逐步实现种植规模化、经营市场化和营销品牌化,主导茶产业收入突破百万元,带动村民就业120余人。
起跳借力兴产业。盘活村内闲置土地和山场资源,流转耕地1650亩、山场3600亩,引进绿丰园、太古林业、健之旅等7家农林企业,围绕“茶旅、花旅、果旅、文旅、康旅”的五旅融合发展思路,形成了春季赏花采茶踏青,夏季摘果嬉水避暑,秋季登山翰墨飘香,冬季养生乐享农家的美丽画卷,同时拓宽农产品深加工,形成了线上直播带货,线下采摘销售的经营模式,带动附加产业创收超400万元,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融合发力促振兴。坚持“生态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论,积极融入大黄山建设,依托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坚持以“林长制”改革促“林长治”,助推守绿强村高质量发展,促进村民增收集体增效。
坚持和谐治村 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杨亭村始终坚持和谐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大力推进“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不断释放基层治理新效能。
网格管村。将全村33个村民组划分为7个网格,创新了亲邻安邻帮邻——“睦邻之治”的乡村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第一时间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无讼”工作室、“矛盾调解”工作室。强化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动嘴”变成干部“跑腿”,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道德润村。整村评议农户授信,制定信用积分评比细则,坚持“因事获分、依分换物”原则,有效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村民“自家事”,实现了村级公益事业从“甩手看”到“动手干”的转变。积极发挥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村务监督委员会,“五老人员”在问事、议事、办事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群众急难愁盼有效落实,有力增强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满意度。
宜居美村。抢抓和美乡村精品村创建机遇,围绕“绿色茶园、精品果园、生态花园、休闲乐园、宜居家园”的目标,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新业态,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人在景中,景在画中的和美乡村,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林长制改革精品示范村建设,推动村庄靓丽、村民富足、民风淳朴,集体增收,努力建设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杨亭样板。 (杨军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