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阿姨关心,这个月800元的抚养费爸爸转给我了。”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沟东村11岁的周晓明接到“芬姐婚调联盟”阿姨的电话嘴角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至此,烈山区“芬姐婚调联盟”已成功化解婚姻家庭纠纷120件,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针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突发多发问题,烈山区依托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结合“一站式”解纷模式,组建了“芬姐婚调联盟”,为群众提供“家门口”解纷服务。
打造“芬姐婚调联盟”阵地,构建解纷新格局。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维护家庭稳定,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局面。烈山区委政法委牵头,区妇联、区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创建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阵地---芬姐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联盟(以下简称“芬姐婚调联盟”)。“芬姐婚调联盟”,由“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中国好人”魏玉芬任联盟理事长,区级成立芬姐婚调联盟服务大队,由公、检、法、司、妇联、民政等职能部门参与;7家镇(街道)成立芬姐婚调联盟服务支队,由镇(街道)妇联主席、妇联执委、司法、公安、民政等专业骨干参与;63家村(居)成立芬姐婚调联盟服务小队,由村(居)妇联主席、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巾帼志愿者、包村民警等参与。组织实施以排查预警、分类化解、关心关爱等为主的全覆盖网格化工作,开展以调解业务培训指导、法律宣传教育等内容为主的联合式活动,实现联盟工作与婚调工作的有效对接。
创新“芬姐婚调联盟”机制,探索解纷新模式。力量联动。按照“全面覆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原则,开展联合调解,发挥各方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优势,由“芬姐婚调联盟”牵头,聚合多方力量,共商共调,为当事人提供多元解纷选择,齐心协力,协同抓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探索“妇联+职能部门”调解纠纷模式。开展平行调解,镇街级支队、村居级小队独立开展辖区内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展交叉调解,遇到高风险、情况复杂、跨区域的婚姻家庭矛盾随时报告给婚调联盟服务大队,通过分析研判后由区“芬姐婚调联盟”协调跨区交叉调解。功能联建。区、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合建立“1+7+63+N”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走访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制定婚调工作制度,搭建婚调工作平台,着力打造一支热心调解、公道正派、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婚调队伍,为当事人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法律咨询、诉讼指引、纠纷调解、释法答疑、普法宣传等服务。干群连心。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及时准确收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信息,摸清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底数,精准施策。能当场化解的当场化解;难以当场化解的重点、难点尤其是积怨深、双方情绪激烈的具有“民转刑”倾向的婚约纠纷、情感纠纷以及离婚纠纷等要纳入隐患清单、专人负责。对复杂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当事人不愿调解或经过2次以上调解未见成效的,及时报告镇街级支队和区级大队。同时,发放连心卡,交换联系方式,对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做好跟踪问效工作,掌握动态情况,防止纠纷反复反弹、转化激化、演变升级,做好调解的“后半篇文章”。
厚植“芬姐婚调联盟”情怀,激发解纷新动能。坚持把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将“芬姐婚调联盟”建设成为党开展社会治理工作的坚强阵地和广大妇女群众可信赖、可依靠的“温暖之家”。延伸妇女儿童维权臂膀。加强12338妇女维权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婚姻家庭辅导室、调解室等平台工作力量,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疏导、家庭关系修复、亲情抚慰等。积极组织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治宣传,为困难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和争取司法救助。加强婚姻家庭辅导。联合民政部门提供婚内关系调适、离婚“冷静期”情绪疏导、心理调适、婚姻家庭关系指导等多元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倡树新时代家庭观,营造重家庭家教家风的浓厚氛围,培育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理念,强化婚姻家庭责任和义务。
据悉,烈山区将持续深化规范“芬姐婚调联盟”,在提升阵地功能、建强调解队伍、增强服务力量、健全运行机制上全面发力,推动婚调室功能更加齐全,调解员队伍更加专业,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社会力量更加充实,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更加多元便捷服务,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把调处工作做实做细,力争将家庭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以家庭的“小平安”促进社会的“大稳定”。(赵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