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淮北市烈山区工商联了解到,烈山区工商联充分发挥政企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企业深入学习并深刻理解参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动员广大民营企业,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担当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村企联动,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区已有32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带动全区45个村增收致富,其中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40个,占比80%,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2个。
在宋疃镇黄营村,淮北市郁翠林黄灵枣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黄营灵枣”品牌优势,现已经吸纳7个种植大户和80名农户入社。
今年,灵枣种植大户沈文同家的1300亩灵枣已经喜获丰收,吸引了周边众多的游客观光采摘。
目前,合作社黄营灵枣种植面积1.5万亩,其他杂果种植面积2000亩,涵盖灵枣、冬枣、葫芦枣、李子等优质水果品种8个。
“合作社的成立,直接带动了800户果农实现增收致富,促进每户每年平均增收约2万元,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年均40万余元,直接吸纳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160名村民就业。”黄营村村委委员王敬章说。
“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共建共富模式,以合作社基地为基础设立“共富工坊”党小组,构建“党建+工坊”工作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确保水果的品质和产量。合作社还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电商工坊,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线下融合销售。
烈山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程红玲介绍说:“万企兴万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而民营企业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同处宋疃镇的和村社区,鑫和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把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社区依托和村苹果30多年的种植优势,已发展起了以苹果、梨、蟠桃等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仓储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项目。合作社现有苹果等林果种植面积近2万亩,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策略,和村社区荣获“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社区”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荣誉。
“2023年合作社年销售农产品达300多万斤,年销售收入1100余万元,直接带动100余户村民成为致富带头人。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果木品种更新,2022年开始已经更新了包括烟富8号等苹果品种335亩。”和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赵永莲说,“合作社还定期举办如梨花节、苹果花节、农民丰收节、苹果采摘节等农旅活动,年均吸引游客约6万人次,带动乡村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
果农李祥义和李居全介绍,自家的果树已经完成果木品种更新,预计更新后的果树亩产将在6000余斤,亩产收益在2万元左右。
据悉,烈山区工商联将继续聚焦“万企兴万村”行动要求,客观总结经验、加强对外交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凝聚多方合力,用好惠企政策。强化规划引领、龙头带动、政策支持。继续搭建产业、人才、融资、法治、市场等交流平台,全力以赴为“万企兴万村”行动赋能添彩,推进市区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记者 赵正溪)